NO.1299:我为教狂
(2018-11-13 20:45:46)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299:我为教狂
有次,有个学生哭了找到我:“老师,他弄那个样(另一个同学在扮鬼脸)!”我问:“他怎么着你了?他是冲你吗?”学生说:“没有。没有!”
我说:“你快别哭了!没冲你,你就这样了,我看你不改变自己的心态没好日子过了。改变心态,坦然面对——他就那样!”
这个同学听了我的话,不哭了,重新高兴起来。有时,我发觉自己的心中,也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有时也像极了刚才提到的那位同学。
不可为而为之
看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似乎通过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一种境界心态和理念,看到自己知识结构和能为状态。
每位教师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变,教材在变,教师在变,所有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不变能行吗?
上课前十分钟想到的一个方案,立即被推翻了,又有了一个新的方案。这个过程快得,几乎让自己也眼花缭乱。是自己的谋划有问题,还是确实需要这种变化。被否定的方案,是不是都没有了价值,被采用的方案是不是就足够完美了?
自己努力去研究学生和教材,这种研究究竟对于教育教学有多大的意义。从心理上,从情绪上的,从言行上,从念头上的,就像是在沙漠地里种植绿植,不怕接下来的瞬间被风沙埋没。有时在自己,觉得很悲情,只是在证明我努力了,我尽力了。想到沙滩里,捡起搁浅的小鱼扔回大海的小孩,自己像极了这个小孩。
教学相长的状态
也就在昨天,一个曾经的学生,现在念高一,给我发了一个截图:老师,在吗?这题怎么做?
我看了这是高一的地理题,说实在的,我不会做。虽然教过多年初中地理,对于地理学科有了比较深厚的情感。我给学生说了自己不会,现学着做一下供他参考。难得学生这样一问,又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于是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上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给予学生一个参考性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我一觉醒来,有想到了学生问到的问题,继续搜索资料进行学习探究,于是有了更好的一些解答问题的资料,顺便给这个同学发去了。说了一些诚恳的话:希望同学以后带着老师,学到更多有趣和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文化!同学又给了一个美美的回复,竟然觉得比给他们上课时似乎更亲近了些。
师生共享学习美好
“祸福无门唯业自招”,我常常反求诸己: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和学科文化结构乃至理念状态。好的教学成绩,需要教师的力度。如果我真的要拥有力度,这个年龄段(五十多岁),我拥有的只有智慧的力度,没有时间精力的力度了。我必须向自然投降,我的身体也不允许自己这样比拼,也无法拼过那些年轻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中,有几个年龄比我大的教师上课成绩很好的,他们幽默风趣而且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活得比年轻人还要年轻,因为他们的心态没有像身体那样老去,而且身体也出现了一定范围的逆生长!这些优秀的教师,已经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成了一种享受,他在享受教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享受学的快乐。
这种境界,不是想想说说就能做到的。
这种境界,需要大量心血和智慧的投入,需要一种精心的培养和营造这种氛围和突然。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都有出彩的经历,每次精彩背后都是无数的心血智慧和汗水的付出。自己精力有限,事务性的工作增多,不能不精心计划支配时间,不能不学会统筹安排,不能不让一切都慢慢融会贯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