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86:青春,就是一场美丽的修行
(2018-11-05 22:06:3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286:青春,就是一场美丽的修行
青春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因为有刺,这种修行时刻小心翼翼,不然就是被扎伤或者把他人扎伤!
双盘着的教学效果
每个下午第四节课,我都很焦虑。
如何设计这节课,如何保证这节课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看着就安稳,一离开就骚乱,这样的课堂是有问题的:就是老师看着的时候,问题已经存在了,只是碍于教师的面子或者威严没有发作而已。一堂好课,究竟是怎样的,如何上成一堂好课。这些逐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应该知晓,从教师陪伴他们成长的课堂上知晓。我双盘着上课,一者我的大脑气血不足,二者就是我能感尽最大限度感知到每个同学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这个讲课,我只是在转述自己准备课好的内容,或者按照与准备好的框架和程序交流。
双盘着上课则不同,我随时都在“倾听”着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灵状态,甚至比学生更了解他自己。这一点没有夸张,这也许长期禅修积淀出来的一种能力——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双盘着,我不仅在“倾听”学生,也在“倾听”自己,时时刻刻都在知己知彼,这种状况不想胜出都难啊!
有了双盘中对学生的“倾听”的“懂得”,所以午自习和下午第四节课上的压力变得小了。我会及时搏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弹奏出最和谐美好向上向善的音符。
同学们的智慧
实际上,教了一年初一,还是喜欢同学们每天在身边叽叽喳喳好“老师好!”心里正在想着,这就是成长的代价,突然听到异口同声的“老师好!”顺着喊声望去,几个女同学站在买煎饼果子的零食摊前朝我喊。“同学们好!”我朝他们三个摆摆手,觉得这种“老师好!”更加阳光靓丽,那个摆小摊的也似乎感受到了,脸上也多了一份笑容。
为了锻炼学生,课代表我们都是设助理,也就是找老师的时候不是一位同学,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也锻炼了更多同学。
“午自习,谁愿意随便说话?”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几乎预想到同学们没有第二种回答,虽然我知道很多同学会不自觉的说话。逸举起手来了,不仅因为他是第一位,看不到全班除了他之外没有其他人举手。我想,他最先想到的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是在教师征求意见的时候。
“既然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希望午自习安静,那么谁在说话,那就是在违背自己和大家的意志力!”我的这种总结,实际上借此陈述一个事实,大概也属于孔子“述而不作”的范畴。这个述而不作是有力量的,是内心深处自己和周围同学身上的一种力量。
“逸,这个午自习表现怎么样?”见到逸,我挺想知道午自习情况的。“老师,我一直都在写作业!”逸显得那么坚定,与举手表示希望午自习可以自由交流的他,似乎判若两人。他陈述自己午自习状态的时候,简直就是非常自豪。那么那个表达希望午自习随便说话的逸到哪里去了呢?
下午第四节课的状态
下午第四节课,是我着力要陪伴学生达到一种最好状态的。
一进门口,身边的同学,盯着图和课本相关内容,在卷子上做。我表扬说:“超越自己一点点,就是在做最美好的自己!”一个同学问我一个不清楚的符号和图,我说:“这是认真负责,对自己学习最大的尊重!”一个同学默默认真的做,第一个完成,主动转入检查阶段,我说:“这是最集中精力的同学,也是自我展示最好潜能的状态!”
看到绝大多数安雅状态中学习,我轻轻一鞠躬:“感谢专心学习的同学!”
青春期是一场美丽的修行。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何况是青春期的孩子们。找出缺点,不如找出优点,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过程中最美的模样。有时,智慧理性的疏导,可以让他们提前“看”到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并把理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