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244:每天忙碌的背后

(2018-10-08 12:42:4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244:每天忙碌的背后

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教师,总觉一种每天都很忙碌的感觉。即使没有课堂教学任务的一天,也常忙碌得不得了。

一种来自于一些临时性的任务,让反应慢的自己应接不暇。如下载自己的继续教育学分,上传截图,或填哪种表格。年轻人十来分钟搞定的,自己因为操作上的失误(或不会),常常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种完成临时任务中的“坎坷”和种种“挫败感”,常常蔓延到其他日常熟悉的工作中,产生很多不自信,在一些熟悉的事务,也出现一些类似的连锁反应!如,在熟悉的教学流程中,也出现一些“颠三倒四”,好像是晕车后,那种晕车反应一直没有消退。

再一种,就是多种事务性的工作“牵肠挂肚”。自己不仅担任着上课任务,还有图书室整理数字化管理和图书借阅任务。随着学校软件建设的重视,这些工作更加日常化。数字化管理方面,自己有很多弄不明白的地方,每次遇到这方面的任务,都是现向其他老师请教,有些请示领导请其他老师协助完成。借阅活动开展,虽说不是大面积的借阅,但是对于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必要的借阅流程,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占用的时间多少随着每拨借阅同学素质高低,而有长短区别。

图书借阅,介于原始性的管理和现代借阅管理之间,就像是走钢丝,要掌握好一个度——关于冒进或者退缩不前,都是不被容许的。

还有新教材的发放和教师订阅杂志的接收发放,都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统计和记录。纵然在非常忙乱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这种统计,要不然这种工作就无法持续性做下去。

最后一种,来自于自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惯性思维,习惯于按兵不动。实际上,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变,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考试导向在变,教育知识技术艺术层面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提升更新。外在需求是铁定的,和内在动力动能不足,存在一种比较大的缺口也是不可争辩的现实。只有凝神聚力,只有努力打好属于自己的那一眼井,就成了我每天都必须努力完成的一件事情。

每天,我都进行经典诵读,我都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仪轨学习修炼,如太极拳、双盘、跪坐、拜佛、练习书画等活动。这些事情,占去了我的很多时间精力。如每天一早起床,我就开始阅读叙事者群里或者其他微信群里的相关博友的文章,开始练习书法或绘画,利用出门买早餐的时间锻炼徒步行走。这种锻炼,让我在精力不济,体力衰退的情况下,保持一种思想和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心灵健康程度。

洗洗碗,擦擦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换个水嘴),做些简单可口的饭食,聊聊家事心中有个大致规划,不去说张三李四的不是,多想些亲朋好友对自己的帮助关心,千方百计摒除一些坏情绪念头言行,就是一种历事练心!

年龄大了,心灵不是自己清净了,而是学会在心田上种上更多更好的庄稼,才会让心田少长些杂草荆棘。现在仍然坚持学习,已经不是为了学历和文凭,不仅仅为了兴趣爱好,而是要在学习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和努力的朝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