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27:面对成绩下降,深挖内潜是根本
(2018-07-08 11:37:5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127:面对成绩下降,深挖内潜是根本
看着刚刚到手的期末考试成绩,看到有的同学稳中有升,有的同学进步飞快;有的同学努力了学习也没有提升,有的同学是在下滑。
对于前者,我们隐隐感到了他的一些学习潜力;对于后者,却是已经竭泽而渔。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暂时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改善学生心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注重读写能力培养。
读写能力,是一切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能力。能认真阅读的同学,一般也能安静专心听老师讲课。一个认真专心看书和听讲的同学,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没有问题。一个书写认真速度较快的同学,如果不是遇到太难的作业,他一般完成作业没有问题,而且他的作业还是质量比较高。
这样的同学,比价容易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不用担忧。
很多家长或者教师,在培养读写能力方面,轻易让学生过关了:1、认为学生理解了可以不写。2、写了,虽然写的字不够工整规范,认为不要紧,可以以后慢慢来。3、在读书或者听讲的时候,不够专心,认为那是学生贪玩,如果他集中注意力的话,他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4、学生在表达和沟通交流上有问题,或者不喜欢说话,或者说话的时候表达不够准确,或者表达的时候与事实不符,都认为他是一个孩子,不再认真寻找原因予以改正,而是寄希望于以后,一切都可以好起来。
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以上“小问题”,都是一切潜在的“大问题”——做人的问题。我们没有给学生指出来,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矫正这些不良行为。如第1条,就存在没有善始善终的问题。第2条,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习惯,以后想对学生严格要求都非常难,因为应付的习惯已经养成。第3条,学生不能对重要的事情负责,将来也不会对自己人生重要的事情负责。第4条,诚信和沟通交流,是一种基本的品德和学习能力,是必须打好的基础,不能有思考的差池,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弱的问题,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的内容,进行名人传记阅读、趣味自然科学知识阅读、趣味思维故事阅读和人文经典故事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砥砺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挖掘潜能
课堂上,常常看见有些学科成绩较弱的同学,并没有专心听教师讲课,而是在看自己手中的学习资料。他们以为,自己多看一点,就可以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实际上,他们看那些资料没有专心听讲失去更多。
为了鼓励学生专心听讲,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思路或者想法。我提出:只要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且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受到表扬。于是一个同学利用课下与我交流的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很多人想嫁到迪拜?”我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状况,说明那个地方富裕的原因,同时简要讲述了对人生价值观和婚姻观看法,鼓励学生努力学好本领培养助人为乐的素养,才能为将来美好爱情婚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用午自习时间,建议有问题的同学到教室外(不影响其他同学自习),与老师交流。我为此写了一系列的师生交流札记,对于改善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很多学生厌学或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讲,都是不自信引起的。为此,我精心设计授课内容,努力让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让那些学习基础弱的同学,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时间一长,整个班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提高了。
针对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我根据不同学习状态设立努力学习表彰办法:设立学习标兵之星,鼓励那些学习习惯和效果比较好的行为;设立教师助理之星,鼓励那些不但自己学的好,而且积极帮助老师和同学的行为;设立进步之星,鼓励那些一段时间内进步明显的行为;设立希望之星,鼓励那些在学习倦怠中突然醒悟开始努力的行为;设立探究之星,鼓励那些大胆提问质疑的行为。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也要对课下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支持学生养花养鱼,或者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和自我成长规划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家务或者其他生产劳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善始善终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常常要培养学生做好与考试无关的事情,这些事情做好了,学习力的挖掘,就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完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