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20:期末考第一天
(2018-07-03 21:12:3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120:期末考第一天
作为一名老教师,为自己的夕阳教育人生留下一些思索和前行的足迹。为了更好的奋进,也为了同仁留下经验或教训
一、期末上交常规
今天期末考第一天,同时上交常规。早上7:30前到校,我首先整理了一下“常规”,写好自查记录。熟视无睹地看了那两份检测,从没有过的检测,从检测的内容和时间明显不足,写试卷分析也省略了。
一切都展现着仓促,这也是我的常态了。当然客观上,这个学期非常短。
还有填充图册中,那些没有及时交作业、那些“开天窗”的。
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教师,每次上交常规,就有一种“垫底”的感觉。好在我调整了我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状态了。
我早早的送去,自己的常规可以逊色,但是精神不能输。“老要精神少要板(一板一眼)”从一年前,自己就有一种心态,把每节课都当成最后一节课。现在这种心态,逐渐的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层面开始推广,把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
过了天命之年,应该参透生死了。生生死死,都可以展现给自己和他人看,或者是经验或者是教训!
昨天,我向同学们收常规,说:“我常常说帮助每个同学,今天让同学交试卷,也是让同学们帮助老师。谁收拾卷子有条理,帮助老师方面也得心应手,我给与谁奖励分——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得到分数,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素质。没有带着的,忘在家里或者丢失了的,也不要紧,以后整理东西有条理就好了。”
二、表彰助人为乐
第一场考语文,语文涂卡与往常不一样。QQ群里有说明,我记不住,就拍照下来,这样给学生讲的时候,可以有参照。
第一场考试前,QQ群里说下载了让学生看。F帮我打开电脑,可以出现了乱码。我有手机照片可以参照,就很清楚地给学生讲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凡事都要做到有备无患,虽然有些情况下我们无法做到充分准备。
这次我监考的是中上游的学生,不像是第一次,都是成绩在最下游的,有几个同学自己不能完成涂卡,必须老师代劳。光帮着学生涂卡,就占用了二三十分钟。
学生的帮助我很感动:F主动帮助打开电脑,M同学的卷子有了裂缝,在换卷子不方便的情况下,我建议她用这张卷子,只要用透明胶粘一下裂缝处就好了。于是问:“那位同学有透明胶,可以借我用一下。”有两个同学主动提供。还有,N同学主动帮助我搬椅子,搬了以后再向我汇报一下,做的善始善终,让我很欣慰,比起刚入学那会,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我在黑板上,写下:助人为乐之星榜,下面写上了三位同学的名字,接下来用了省略号,后面用括号里面写上还有很多同学。这是对于前几次考试经验的发扬光大,考场上,也是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场所,何况这种扬长避短,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扬光大。
我想,考场上的正气有了,那些想着作弊的歪门邪道就少了——因为好习惯得到表扬,那作弊不仅被批评还会被通报扣分。大概这就是增加“犯错”成本吧,弘扬正气就是增加“犯错”成本的一种重要举措。
三、教学诗意栖息
第二场,考地理。我还是利用监考的时间,做了一下卷子。感觉选择题挺简单的,几乎都是送分给同学们。
做到读图题,就发现如果不是反复用图看图了,就可能做不上。我看到自己教的同学,做得不理想。其他班的同学,则相对较好。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是平心而论,学生也是最好状态了。我只是感慨自己可能在新授课上落下功夫了,这在新学期要注意了。
好在通过教学教学生做人这个理念,还没有被考试冲跑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通过教学育人了,应该是能够促进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的。
连续一天的监考,确实很累。但是我坚持没有让同事替,因为谁多付出都会累的。下午,就开始坐在椅子上双盘着为主了。整天的监场中,除了做了一份地理卷子之外,大多时间都用在阅读上了,认真读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一百多页,可以说是阅读速度最快的一次了。
期末阶段,在课堂上或双盘或跪坐或双手合掌,看出了我精力发挥到了一种极致。这些传统文化中健康身心的办法,也只好在同学们前亮相——为了不至于让同学们胡思乱想,我简要介绍这样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