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89:驱赶抑郁小记

(2018-06-12 15:24:1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089:驱赶抑郁小记

昨天下午,一种强大的抑郁感拥上心头。

一种不痛快和近乎绝望,风不透雨不漏的笼罩着我的心灵世界。自从诵读经典以后,这种感觉很少出现,一经出现就像是世界末日似的。

路上,我看到一个卖荔枝的,很新鲜。五元钱一斤,我毫不犹豫的买了十来块钱的。那种新鲜荔枝的滋味涌上心头,让我把眼前的抑郁抛到了一边。

荔枝会让人想到很多人。“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是关于杨贵妃的,我并不太喜欢。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则让我欣赏。欣赏苏轼的旷达,欣赏他的拿得起放得下。

我曾经熟读过苏轼的近百篇诗词散文,从字里行间我努力探询他的旷达的思想文化基础,除了他精通儒道释传统文化之外,他在诗词书法艺术声乐等方面的造诣,无疑给他走出精神思想文化上的困窘帮了很大的忙。

一天内,连下三道圣旨的贬斥,就差取下他的项上人头了。这种打击,无论在什么人身上都是巨大的。除非他早已经“四大皆空”,但苏轼不是他曾经是朝廷重要的官员,他有一们三进士的家族荣耀。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无法向人求证原因,陪伴他的只有荒蛮之地。

看了苏轼的诗词书画等,也就明白了苏轼旷达的动力源泉。他是宋王朝的重要官员,但他更是集中华文化于一身的重要传承人。显然,他对于前者看得很轻,对后者看得很重。如果他看重前者的话,那么他看重的是那份责任和担当。看重后者,他对于生命的了悟和了悟后积极入世的态度。

晚上,抑郁就像是三伏天的阴云一样笼罩着我的心灵天空,或下一场雨,或有一片艳阳高照的灿烂星空,才会天朗气清。

我开始画自己平日里并不喜欢的牡丹,牡丹太秀美艳丽,这是我不喜欢的原因。我更喜欢那种富有力量的美,然而牡丹明显缺乏这种东西。我不喜欢牡丹的娇艳,但是偏偏喜欢墨绿色的牡丹,去年教我绘画的高老师画了一幅墨绿色的牡丹,我怦然心动,临摹且装裱了。有时看着自己和老师画的,有很大的相似度,只是在笔法和一些细节功力上相差太大。

抑郁中的我,提笔按照老师所教的步骤做起绘画练习来。首先要画石头,这是有力量和质感的。随着一遍遍的勾画逡染,石头慢慢变得像样了。仅仅有石头,缺乏生机和活力,于是想到了牡丹。就在石头丛中做起牡丹来。那曙红钛白和胭脂色装点成的花瓣,驱赶走了我心中抑郁的阴云。我努力通过调色涂抹,让笔下的花瓣变成花朵。然后点缀花心和花蕊,画上牡丹的叶子和枝干,一幅画基本完工了,我心中明显好受了很多。

我从网友那里,知道有通过沙盘画辅助心理治疗的。我想做画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自我康复过程。

接下来,我又用剩余的颜料继续作画。连续画了五个牡丹花头,这些牡丹花因为用了剩余的颜料作画,不免有些颜色上的夹杂。这种以红白为主,夹杂了其他颜色的牡丹花头,更是让我心中多了一份畅快。我似乎走进了属于自己心灵世界,努力呼唤着心中潜藏的美好,通过画笔一点点驱赶着心中的抑郁。

两幅牡丹画弄完了,心中的抑郁几乎被驱赶得差不多了。我开始尝试着与爱人交流,交流中抑郁进一步散失。就这样,凭着练习绘画的爱好,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抑郁。

抑郁,已经成了当今司空见惯的心理非正常状态。我努力记录下自己战胜抑郁的办法和途径,希望留给自己和相似状况的人一个参考。抑郁并不可怕,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一些战胜抑郁的“利器”。

次日凌晨,我又根据书画老师给我指出的毛笔书法中的问题,进行了临帖修改。我不断在练毛笔字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反复临帖,这些问题改善了些。看着自己笔下变得好看了的毛笔字,想到抑郁的背后竟然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心中不觉像升起一轮朝阳一样畅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