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86:敬畏并感念一切拥有
(2018-06-09 21:57:0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86:敬畏并感念一切拥有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份子,生命中经历的信息很多,很多是难以读懂和难以梳理的,向自己的祖辈们读不懂大自然一样,只能心存敬畏。
因为一个人,要做最好的自己,懂得敬畏是一个基础,另外还要感恩,因为这些信息让我感到了自己所思所想所认识的渺小。自己如沧海之一粟,正因为这种渺小,我努力的记录自己生命成长中的点滴。
让别人关注这沧海之一粟,确实没有理由,也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自己不关注这沧海之一粟,却不需要理由,因为如果不关注不把着“一粟”完善提升好了,那么自己的人生真的意义和价值不大。
一个不懂得敬畏自己生命的人,很难说他会很好的敬重他人和众生。一个不懂得感念自己人生的人,很难懂得感念他人和一切众生。
于是,我的文字认真收集着生命中的那一次次独特的经历,记录着攀登一个个人生阶梯的努力。就像是那只蜗牛,别人可以不懂得它努力攀爬的努力和信心勇气,但是一个蜗牛也无视这些并放弃之,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亵渎和践踏。
一个学生的微笑和茫然失神,一次学习中的努力和感悟,一个纠结烦恼和之后的释然,都被我记录下来了。点点滴滴,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细节,就因此在我的心灵中留下足迹,因为这个记录阅读,一种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便在这种微薄的努力中诞生成长着。
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我觉得拿去发表了,是一种令人兴奋和有价值意义的事情。后来,我慢慢明白,发表固然重要风光,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人生中更多一份点点滴滴的美好。就像是一个人每天洗脸、穿干净的衣服、保持一种自信勤奋善良智慧的状态,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一样,虽然这种状态是他人喜悦和欣赏的。
我还有一种想法,就是通过这种状态,我更好的耕耘属于自己的心田。通过阅读写作的方式耕耘心田,为了自己,也为了先辈和后来者。阅读中,我浏览更多美好的心灵耕耘自己心田的方法;写作中,我更加接近自己真实的成长状态。
作为一名教育者,这种记录,也为后来的成长者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板,也可以为提升自己的教育艺术找到一份可供参考的的资料。
每天很忙,很累,我都要完成这种记录工作。就像是物候学家竺可桢,每天都要记录身边的物候现象一样。很多时候,我都想过放弃,想自己过一种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上,一般人的生活,只是人们心中臆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的状态,那种求而不得的苦痛,让自己懂得不如静下心来努力记录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生命成长过程,本来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更上层楼”“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快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就在每天的记录中感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