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80:“真朋友”,一年了
(2018-06-05 17:18:3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80:“真朋友”,一年了
去年新学期,接了初一新生班。第一节课上,我分享了“自信自律助人”课堂文化,请同学们寻找自身和周围人身上这三个方面的优点,找出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个可以改掉的不足。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做法,我想利用课下的时间更好与学生交流,让这种文化真正植根学生的心田,真正起到师生相互督促帮助的作用。
课下,在教室外面看到几个同学,就主动向前打招呼。
“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吧,让老师更好的了解你。”我这样说。记得一个女同学介绍说她学过跳民族舞,还有个同学,刚想张嘴,我就说:“我知道你,各方面都很好!”另一个女孩子非常自负的告诉我:“老师,我就不用了吧。”还有几个同学笑着说“没有特长和优点”,我说:“善良也是一种特长啊!”(上善若水,我要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善良智慧的种子)班长K告诉我:“我喜欢练习毛笔字,刚练了一个月。老师,我们做真正的朋友好吗?”“好啊!一言为定。”我爽快地答应着。
愉快交流中时间过得特别快,预备铃响了,我催着同学们回教室。班长K与我击掌“再见”,其他几个女孩也这样与我告别。
那个说自己喜欢跳民族舞的同学,一开始在学科学习中并不入门,但是她比较有韧性,到了第二学期就开始提升了。
那个说“不用介绍了吧”的同学,是个“疯姑娘”,小学里就走体育特长,初中第一次体育前就“打退堂鼓”,弄得老师同学都不满意。从那以后,开始做我的地理课代表助理,负责记录“加减分”。学习呢?常常被同学指责,也受了我的几次“黄牌警告”,令人惊喜的是有进步的表现。那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同学,却不理想,她没有很好的融入新的集体生活,没有很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和言行,总是有着一种隔膜。看来她想表现自己,但是找不到怎么才是更好的表现自己。
初一的同学,有的会表现自己,有表现自己的料,这个没的说。另外大多数同学,也要学会做“冷板凳”,只有更多默默的努力,才会有在老师同学们面前的精彩瞬间。通过拉帮结伙或者其他手段胜出,都是一种“误入歧途”或者“拔苗助长”!但是作为教师,要鼓励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让他们始终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肯定称赞!
班长K,练习书法特别有天赋,仅仅三个月,就将自己的字装裱起来。教室里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就是他写的。他嘻嘻哈哈着让我看他姥爷的书法作品,说姥爷练了几十年啊!我看到他的骄傲,于是提醒说:“什么时候,谦卑都是一个人的美德!”我也练习过多年书法,但是要写到他那个样确实做不到!
K的思维非常精致,观察也很精准。地理课堂上,我有一点说的不准确,他保证会听出来。我设立了一个给老师“纠错”奖励分,大多数奖励分让他得去了。另外,我在黑板上板图,稍有不对的地方,他就给我指出来。这样,我不怕自己的板图误导学生学习了。当然每次板图,我也变得更加谨慎了。
K虽然练习书法,但是他却不喜欢书写。因此在学科考试中,他常常因为写错别字而扣分。
期中考试前,我对各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便于同学掌握重点内容和学法。他利用业余时间,将我讲的重点都整理出来了。我直接将他的这个“重点内容”印发给同学们,是让同学们参考,也是鼓励K的努力。期末考试又到了,K提议自己负责整理本册书的重点。课代表拿出一本教辅书,举起来告诉我:“老师,上面有相关的重点!”K一把将书抢到手中,同时扮了一个不高兴的“鬼脸”。我没有评判,却撺掇课代表:“让他参考参考吧!”这大概就是“真朋友”间的“包庇”吧!
写下这些,算是对近一年来我们的“真友谊”的纪念!
一年来,我与同学们分享了同学们感念父母辛劳,分享了同学们乐于关心集体他人,分享了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付出,分享了自己学习优秀教师的收获,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挫折”,分享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自己”,分享了同学们在学科教学中的独特发现——用文字语言等形式!
一年来,多数同学坚持课很好的课外阅读,虽然有些断断续续,但是终究坚持下来了。在几乎要中断的时候,学校学科阅读又为此助力。不足之处,就是这种课外阅读,还存在一些随意性缺乏引领和更大的力度,还有很多人无动于衷。
《教育文摘周报》,给了我很大支持。发表了一篇读后感《“定位”与“重塑”,教师需要不断夯实的基本功》,这篇文章是让别人看的,跟像是写给我自己的。另外《学生“撑黄瓜架”,我送上“四块糖”》,也由《教育文摘周报》叙事栏目发表了。这个教育故事,充分体现了我的教育策略是以柔克刚,我是多年的太极拳爱好者,看来与自己的秉性和生活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