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53:“最美教师”张道亮
(2018-05-17 15:59:0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53:“最美教师”张道亮
昨天,教师QQ群“和谐家园”里,上传了一张照片——“最美教师”张道亮!
照片上的张老师,因为十几天前课外活动期间,备战学校足球队“足球活动邀请赛”,在塑胶足球场踢球,不慎扭伤了脚。为了不耽误学生功课和学校工作,张老师别出心裁将受伤的小腿绑在一个“马扎”上,这样用“马扎”代替了自己受伤的脚,这样已经十来天了。张老师,就这样走在走廊上,一只胳膊扶在走廊的窗台上,仰头朝向前方。
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看过了那些带病坚持工作抛家弃子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种种素材,总是在感动的同时产生逆反。教师应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教师做最美好的自己,才能引导激励学生成就更多的美好。张老师的“最美”,让我只有感动没有逆反。“管窥”张老师“最美”之一斑,让我感觉只有努力向前。
一、教育,始于细节的完善提升
真正在一起共事,则是半年前,我们开始真正的共事。张老师,是初一一班的班主任兼初一级部的负责人(级部主任)和一二班的数学老师,我是一二班的地理老师兼学校图书管理员。
记得真正认识开始于第一次级部例会。张老师有一个典型的动作,就是一只手拿着那本工作日志,另一只手托着拿本子手的肘部。我重点记录的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对待新生要用最初一段时间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其他方面好的日常行为惯。
他告诉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进行加分和减分,有专门同学负责记录,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并颁发奖状和奖品(普通的笔和本子)。提醒老师们,重视培养班级干部,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让班干部充分发挥作用,让自己拥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好助手。
“基础打不好,到了更高一年级,就比较麻烦!”这句话如警钟,常回响在我耳畔。
我认真给每个同学记录加减分,在这个过程中,我这个任课教师逐渐走进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深处。通过两个班主任的介绍,我更多了解了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因为级部主任和班主任的一以贯之,我的课堂评价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我也看到了,这种加减分制度,还是比较适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记得初一刚入学时,一班有个学生东,上课随便严重,教师用眼睛示意提醒也不当回事。通过加减分文化制度,东参与了很多服务班集体的有益活动,期末考试前,获得了“进步明星”“手抄报一等奖”“学习标兵”等三张奖状,以前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这些荣誉面前得到了很大的收敛。东,懂得了感恩,不再对老师的要求熟视无睹,而是努力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张老师,看上去不苟言笑,真正交流起来,是个有温度和力度的人。
二、实践活动基地的“暖男”
初一下学期,到淄川冶头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六个班主任有五个,家里有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顾。张老师的小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大儿子上初三面临四门功课的结业(升学)考试。张老师带队学生到基地,照顾两个儿子的任务,就落到张教师的妻子王老师一个人身上。
在基地,张老师既是主帅也是主将,因为他既是整个级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一班学生的主要管理者。这个过程中,张老师除了安排每个班有两名教师负责外,针对有的带队老师有特殊情况无法完全靠上,张老师做了可以临时调济的灵活安排。
刚到实践基地,初一的学生远离父母,要学会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合作,一开始不习惯。张老师除了自己内心倾听引导之外,激励级部其他几位领导和班主任以及带队老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晚上,张老师总是最后一个休息。每天熄灯后,他都要认真巡视一遍,确定每个宿舍的同学都安静入睡了他才休息。
基地期间,我与张老师一个宿舍,目睹聆听了张老师作为“暖男”的另一面。晚上九点钟左右吧,他用QQ上的的视频电话,与正在读初三的儿子聊天:“作业完成了吗?确定动脑了吗?确定动脑了吗?(两句重复的话语,让我想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你弟弟听话吗?你帮助妈妈管弟弟了吗?你没有惹妈妈生气吧?”因为声音打在免提上,我听到对面的儿子简短温馨的回答。接下来,就是张老师与妻子王老师视频通话,其他内容忘记了,常常记住这样几句话。张老师反复说“我看他(小儿子)不理我!”王老师则反复说:“快看爸爸,看爸爸在看你了,喊爸爸!”
感受着这温馨的画面,我有些感动也有些自愧弗如。我回家告诉妻子,妻子坦诚告诉我:“你是做不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对于家庭的责任担当。在基地的日子里,我多次感受到张老师与家人交流的温馨画面,那种印象是难忘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张老师用自己良好的榜样率先垂范,影响到家人乃至整个级部的师生。我似乎从这里,可以看到张老师整个家庭和我们级部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