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17:练就课堂“好声音”
(2018-04-18 17:03: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17:练就课堂“好声音”
电视台上,有一桩中国“好声音”节目,我很爱看。
最近几天,我都通过映客平台录制我的授课内容。一有时间和机会,我就反复听看,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在发现不足的情况下,我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备课,重新调整自己的课堂架构和理念思路,重新录制。看听到自己的下一次录制,比原来有所进步,别提有多高兴了。
嘿嘿,我脸皮有点厚。忘乎所以中,把录课中变得更好的授课过程,就当成中国“好声音”来听看。
我授课的优势,就是嗓音还比较不错,更主要的是充满着一种很接地气的情怀。不足之处,就是我的语言表达,常常让人感到是一边思考着,而且带有不十分肯定的意思。这种状态,对于教学则不利,因为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较弱,这样会在无意识中降低他们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认同。因此,我在观听自己的录课后,从语速语气等方面作些调整。
另外,我讲课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针对一个问题讲授过于细致,占用了过多的授课时间,影响了其他重要内容的教学。这与我的性格和思维习惯有关,我事先讲一遍,发现类似问题,拟好授课提纲,确定好每部分内容占用的时间,避免在一些细小环节中讲得过多过细(对于学生知识水平和思想情感认识提升并没有多大帮助)。我避免了这个短处,发挥自己关注细节的特点,争取无法在大的方面有提升和突破的情况下,从课堂授课的细节中获得一些提升:对同学们掌握的好,我及时给予点赞,竖起大拇指朝向全班同学;对敢于提问质疑老师授课内容的同学给予奖励分,因为这样的同学一般都学的扎实,是属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类型的。我把自己细节过于关注特点进行正确引导,如在一堂课开场白中,这样告诉学生:老师反复备课,同学们注意一下,我的这节课是不是比以前有所提高或者进步;请同学们提出老师授课有问题的地方,帮助老师改进。这样把过于注重教材细节,转移到重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朝向对了,关注努力如何细致都不过分。
我听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授课,好似听到了“好声音”节目中难得的好声音。
为了这个,我曾经在刚刚咽下一口饭后,就开始录制。没有录屏支架,我就一只手举着手迹,录制授课内容。虽然屏幕因此多了许多晃动,但是用于备课,这个效果已经够好了。在办公室里,我为了不影响同事办公,躲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录制,四十分钟的授课结束了,才发现因为网络信号不稳定,根本没有录上。一次两次,我没有抱怨。我从心中,觉得一切都是最美好的遇见。映客录制这种机会,是上苍对我莫大的恩赐。让我有些小小的不如意,也是上苍对我的惠顾,让我不要得意忘形。
在我练就课堂好声音的路上,身边的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单位上,同事把自己的课堂向我开放,让我从中汲取宝贵的授课经验。身边的老师,看到我在录课,或者尽量不发出声音;或者明确表示就在办公室里录,不要怕影响自己;还有同事,主动提供录屏用的支架。在家里,妻刘老师从映客软件的下载安装,到如何使用映客做主播,一路指导帮助,直到我的授课内容能成功录制。
把我录制的授课中的声音,称作好声音,让您听了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一个痴迷中人,怎么和他较真呢?您若如此想,就是我的知音了!
练就课堂“好声音”,我在努力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