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10:你反复听过自己的课吗

(2018-04-08 21:49:4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010:你反复听过自己的课吗

你听过自己的课吗?

我听过了,就在今天,而且是反复地听。

今天到校后,我就开始利用映客录课,就是把我准备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事先讲一遍,并录制下来。

我每天坚持写叙事教学,已经较原来最大限度的留下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瞬间,那些属于精彩和难忘的。这些记录,让我极大的调整了自己定位心态和情绪念头言行。这最近的两年,领导老师和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在说我向更好的自己转变。我也感受到了,这里面有他们好心的激励,也识到这种转变中的种种遗憾和不足。

用映客,可以比较容易的录制下自己上课时的主体部分,虽然没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但这部分正是我所关注的——课堂上,我究竟做了什么?

我以怎么样的心态情感和状态在做,在具体内容和各个环节细节方面,存在哪些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我在努力找学生身上自信自律助人方面的优点和可以改掉的不足,那么我在授课中如何体现着这三个方面的优点呢?我如何对待自己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呢?

如今的我,比较细致研究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非常努力的研读身边优秀同事的课堂,但是自己的课堂却是灯下黑。通过这种录制,我要进一步自己究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老子曰:“自知者明”。一个读透了自己的教师,才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明师。我想捅破那层窗户纸,这种念头的诞生不知有多少年了。

我从别人那里,读到过对自己课堂的种种解读,有来自学生的,有来自家长的,有来自同事的,有来自……这些都是可贵的。我珍视这些评价,但是这些评价中让我仔细研读后,莫衷一是。因为,真正有可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别人,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一个或者几个侧面和层次。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反求诸己。

我听了一遍,又听第二遍,再继续听,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和心得。

映客中播出的最亲切的声音,却让我感到了一种陌生和不理解。从上课的导入,到各个环节细节的表述,我似乎发现都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听了这个映客中的录课,我根据这个思路稍作了些调整:开头先讲课堂结构,便于学生将细碎的知识用结构联系起来;增添重点板图的设计,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一节好课,首先应该具有艺术美和生机活力。这艺术美,就是要写一横画的时候,要有起笔收笔的相互照应和中间的巧妙过度。生机和活力,就是这一横画,蕴含着人和大自然无限生机。

两节课下来,我感受到了这种试讲给我带来的帮助。

又一遍遍的听录课,并进行了书面总结。记得,给初三结业班上课时,感觉自己的课没有问题。正巧有一个实习大学生听课,就发现了两个细节上的错误。从那以后,我一直想法设法,弥补这种课堂细节中的失误和疏忽。比如:学生给教师纠错,给予最高奖励分1-5分!

通过录课,发现自己容易出现的失误疏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进行了避免和补救。

一是有一处逻辑混乱:讲五海时,将波斯湾也掺和进去,然后再自己纠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是有两个概念混用,即高新技术和科技水平高。

三是一处用词不够严谨,如讲美国和英国多国部队参与中东产油国冲突,就是为了控制当地的石油。用“就是”显然不够严谨,应该是想“控制当地石油”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用昆仑地区由资源输出型经济转到多种经营发展,来阐述靠资源输出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方向,显然具体事例需要进一步充实。

五是一处用词不准确,如中东与非洲隔着苏伊士运河,说成了中东濒临非洲。这里用濒临,显然有些欠妥。

六发现了自己气力不足,接下来在上课时,坦言告诉学生,加到了课堂上助人为乐奖励的力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