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07:清明时节的一份感念

(2018-04-05 22:16:0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007:清明时节的一份感念

清明的习俗,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祭祖、踏青、植树、政治清明。

读《论语》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祭祀。孔子曰:祭思敬!慎终追远,善始善终,应该是祭祖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也似乎是与《圣经》文化相比,具有特色的地方。这种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孝道为主要承载者。孝道,不仅是对于活着的父母长辈的敬重,同时也是对于历代祖先优秀品德传承的一种源远流长。

祭祀祖先的节日,这应该是比较具有专门意义的一个,这种专门的意义,就是对于祖先优秀美德延续的源远流长。这种延续,可以与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合二为一。

这种美德的传承,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人,是有关系的。这个祭祀日,在清明这个节气日,有着特殊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在渴望自己清楚明白做人,也都在渴望身边的政治环境是清明的。

这种祭祀,就有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在里面。在这样的日子里,在一种祭祀的形式中,人们都在反躬自省,自己究竟做的如何,自己在做最好的自己和利益他人和社会方面,做出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时候,自己心中应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都需要不断地扬长避短,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需的历练,这也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下天上的祖先的灵魂,在看着自己;大自然的清明景象,也在昭示人们该怎么做人做事。

踏青,是一种古代的习俗。一切的习俗中,如果我们透过形式上的东西,都有它自身的文化教育功能。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们普遍失去了仪式感。面的太多形式上的东西,仅仅尊崇这种形式,至于形式里面的内涵,没有人去顾及了,或者说仔细去说,谁也说不清楚,干脆不说,免得有纷争。

这种踏青,不是将青草踏在脚下,不是任意的在游玩的同时攀折花木。这种踏青,应该是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大地醒来充满无限生机的光景中,唤醒自己的初心,唤醒自己保持初心中的那种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踏青中,唤醒的应该是对于大自然,对于一切众生的敬畏之心。因为这种敬畏,我们更容易懂得感念,不仅仅要想着从大自然、他人社会那里索取什么,更要懂得回报和感念。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种下一棵树,呵护一切花草树木,更多学习一些帮助他人社会的技能。在一种充满感念的情怀中,在努力保护大自然帮助他人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做更加优秀的自己,才是清明时节真正拥有的状态。

清明时节,我没有回家祭祖,也没有植树,昨天寒食节写了一篇文章《清明时节话孝道》,作为一种心祭。我做得有很多不够的地方,不是想推脱,只是努力做着扬长避短的事情。今天,宅在家里,学着当了两次映客直播播主。直播的内容,就是看着褚遂良的《大雁塔圣教序》学写毛笔字。在线观众最多一次290多人,最多浏览人数三四百人。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书法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喜欢,观赏者的点赞和互动,也增强了坚持练习毛笔字练好毛笔字的信心。

通过练习书法,通过《圣教序》中的文字,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承载方式在我心中弥漫开来。我又想到了孔子的“祭思敬”,实际上,只要我们一直对祖先和优秀传统美德有一种敬畏之心,只要我们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热情拥抱现代文明,用心血和智慧让自己和社会一起发展和成长,就是祭祖文化中需要弘扬的慎终追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