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96:躺在路口上的半截砖
(2018-03-28 16:13:3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996:躺在路口上的半截砖
校门口内外,都是光洁的水泥地面,这块半截砖躺在人人经过的路口处非常扎眼。
记得几个月以前,我注意到了这块半截砖碍事,终于在一个人流稀少的时候,我拿起这块半截砖放到不碍事的地方。正当我得意做了一件好事,轻松愉快准备离开的时候,门卫师傅喊住了我:“你怎么把那半截砖拿走了呢?那是特意放到那里的!”
怎么,这小小的半截砖头还有什么玄机?门卫师傅笑着指给我看:“放它在那里,是为了水泥地上有了固定螺杆。那罗杆很小,人们从这里走往往注意不到,脚尖踢在上面容易受伤。有了这半截砖躺在那里,人们就绕开这个有螺丝杆的地方了。”
北方的“春脖子短”,刚刚感受了几天温暖,就觉得天气炎热了起来。突然想到,那螺丝杆是不能清除的,因为那是固定太阳伞用的。夏天,在炎炎烈日下值班,守卫在学校门口,没有太阳伞还让人真的吃不消。”
我由此想到了,眼下成为焦点热点问题的减负。减负落实到学校里,具体行动就是开足开全课程,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是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要真正落实减负,不是教师少布置作业开足开全课程那么简单。多年来,学校教师家长,几乎步调一致让学生致力于学习考试文化课,就是因为文化课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注重抓学生文化成绩的同时,人们认识到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更重要。可是,一个人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是几十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的更到位一点,学生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文明和家庭学校教育问题的一种折射。从某种意义上讲,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源头,并不完全在学校,很大程度上在社会的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在每个家庭成员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仅仅学校减轻了课业负担,就像是我从路口拿掉那半块砖头一样。如果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切重要因素不予以清除,教师家长还会齐心协力回到原来的路上去,就像是我乖乖的放那块半截砖回原地一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说“人人有责”,常常成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我不用承担什么!这种推卸责任的办法,是属于推卸责任的人用的。一个勇于担当的人,总是考虑我应该怎么做,即立足于自己在家庭社会和工作中的职责,如何完善提升思想情绪念头言行上的点点滴滴。
减负,就是每个教师,每个家长,乃至每个公民,就是已经遇到过、正在遇到,或将来一定遇到的小事和细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能者为师,德高为范”。每个人都有属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美好的所在,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技能的老师,都可以成为养成美好品德的典范。中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的美德,自古就有“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优秀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努力的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然,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每个公民和社会成员,都这样做了。我们的学生,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和熏陶,处处都是美好的遇见,处处碰到的都是他成长路上的贵人。我们这样做,不是让学生成长在教育的理想国里,而是让学生有一种实现这种美好理想的朝向和逐渐增长的能力!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知道,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把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困境,变成成长历程中必要的磨砺。
有了这种历练和文化熏陶的学生,一定不会被人生路上的重负压倒,也一定会顽强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生说: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只要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人和事,都对教育保持应有的尊重,并不断提升这种尊重的质量和程度,那么美好教育的明天就值得期待!
减负,不是仅仅把挡在路口的半截砖拿掉那么简单。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减负的路上,会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