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83:有一种备课,被文字延伸
(2018-03-20 21:09:4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983:有一种备课,被文字延伸
以码字的方式,创建并修正着我备课的思路。
文字,像是一根拐杖,助我思路的前行。每写一段,便静下来阅读,就像是登山累了坐下来休息。看看沿途的风景,嗅一嗅春天坡野里泥土的气息。这种气息里,有一种生命成长的味道,和着暖煦的阳光,和着泥土的清香,和着小草和种种生长其他新生命的信息。
找Y同学统一答案吧,自习课上,我这样嘱咐,并走到Y的跟前。Y老实说,自己确实不方便。S,自告奋勇说“我来!”其实,S就是我们早就商量好的人选之一。
“老师,他的答案有问题!”上学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的W站起来,给统一答案的C纠错。我高兴,就像是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节,看到迎春花和连翘已经怒放。
“老师,这个题怎么理解?”虽然有答案,原先让我担心其跟不上趟的教师助手J主动发问。前几天课下一次发问,现在课堂上又提出问题,我似乎听到庄稼成长时发出拔节的声响。
这学期,时间紧了,我看不到班级图书管理员,前来图书室借书的热闹场面。他们曾经认真管理,仔细阅读的情景,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是,那株在夜晚瞬间绽放的令箭荷花,让我看到了生命中最短暂的展示。
其实,这几天我也没有静下来读多少书,只是已经熟读成诵的文字,在我脑海里翻腾,在我心中播种发芽生长,也在这个春天生长的季节中。读书,如同耕耘播种浇灌施肥到种子发芽逐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默默付出,似乎看不到回报的过程。
回顾那些同学们有书相伴的美好,于是拿出积攒的一些阅读后的感悟,仔细的数起来。这每份感悟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一颗年轻的心渴望好书陪伴的故事。
有的同学,完成了学业任务,觉得自己就该多看几本书,找到这里看起书来,把每看一本书后写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借阅证。他们一笔一划写着读后感,让我知道还有和我一样对于阅读保持虔敬的孩子。还有的同学,对文化课学习突然失去了兴趣,一种难以找回来的兴趣,于是就来借书,希望书中有一条小路,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更好成长的所在。
对于里面的内容,我不去认真评判。只要他们写了,我知道他们与书已经进行了一种交流。图书室里的书,都凝聚着写作者的汗水和智慧,我知道一个爱书的孩子,不管能不能读出这种汗水和智慧,但是他们的确是朝向这种浸染了汗水和智慧的所在做了一种努力!
很多年前,我与同事讲,图书室和阅览室是学校文化的一面旗帜,就像是校园操场旗杆上那面高高飘扬的国旗。因为它的存在,很多人对他行注目礼,很多人在他的身边有一种成长的仪式感。其实,阅读是让自己变得高贵和杰出的最低的门槛。就像校园里的那面旗帜,只要自己愿意,就在那注目中让它永远飘扬在自己心中。
没有良好阅读相伴的老师,心中是苦和寂寞的,学生也如此。
一本好书,引导自己如何扎根,如何成长,如何不再浅薄懈怠。一本好书,就是自己一个好朋友,一个交心的朋友,在前行的路上,让自己永远不孤独寂寞。阅读,就是让阳光和温暖融入自己心中,让情感和思想的觉醒走在与自己想拥的路上!
真正好的备课,是自己备自己修行的课,是备遇见更优秀的自己和他人的课,是备教学相长的课。有人用一生在备课,他的生命就演变成一串成长的诗行。有人在备课中,融入了悲悯和智慧,他的课堂上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带动另一片云。
每个人,不管自己的身份地位如何,不管自己的工作环境性质怎样,不管他处于一种怎样的成长环境中,他对待自己的生命和担当,都像“达芬奇在作画,贝多芬在创作歌曲,米罗开朗在雕刻”一样。那他本身的成长,就变成了一种可以作为成长样本的书!
我翻看着一年前自己编写的“第二套教材”,我无法想象当时如何完成这些文字写作,不知当初如何进行构思编写,但我知道一定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诉求,唤醒了作为教师的我心中沉睡的一种力量。学生读着这“第二套教材”,读出了我的心声,读出了更加美好的自己。
又是另一界学生了,我继续写,不知明天的我会如何看待我码字中付出的种种,但是我知道一定有一种惊喜和意想不到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