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981:有好问题相伴,教学真好

(2018-03-19 17:05:3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981:有好问题相伴,教学真好

抽空翻看课本或者同步、填充图册中的地图,注意与其相关的信息。有疑问或者好奇的地方,就提出来,或课堂上举手提出,或者写在纸上交给老师。你的提问,不仅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可能给老师的教和同学的学习带来很多帮助。

    学会将好奇心用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上,你会在学习上更好走向积极主动和勇于担当。

一、孙老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

    1、日本名字的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看它的经度范围,是东经123度——东经150度。从总体上而言,一天当中,日本比中国先看到日出。因为越接近东经180度的地方,是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

2、可以吃生鱼片的国家,因为日本生鱼片来源于深海,很少受到污染,可以直接吃。(这个问题,六年级一班的杨实鑫同学,也在课堂上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可见,每个学生,都有很大潜能,教师要注意挖掘,让学生更好展示。)

3、日本河流短而急的原因等。因为日本国土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所以无长河,落差大,水流急促,水能资源丰富。同样因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是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因为四周是海洋,适宜渔业发展)。

二、班长徐文凯同学的问题

他拿着课本,打开课本12页上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这样问:“老师,你说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我也可以说这也是北美洲气候的特点。”特点特点,一般是与其他大洲区别开来的,亚洲的这个特点与北美洲的严重雷同。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意思。

“对了,这就是两个大洲气候特点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这样问,我知道他喜欢分析比较。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而北美洲没有这个特点。”

我听了徐文凯的问题,觉得他理解得很好。事后,我把这个细节记录下来。我在记录的时候,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呢?

原因是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来自东部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比较容易影响到内陆地区,形成季风气候区;北美洲东部,是高原山地,阻挡了夏季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形成季风气候区。

三、从地图上看出的问题

看地理图册第9页,同学们看到这个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区,用的颜色相近,几乎看不出它们的界限。

这个问题,有两个同学提出来,非常可贵。只是当时没有记下他们的姓名,而且“掩饰”说,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只是我们看不出来而已。我事后反思,自己有失公允,应该给这两位同学加分的,而且是最高分5分。

孙靖怡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也是看上面的图提出来的:“黑海和里海之间,为什么有一段是高原山地气候?”记得她身边一个同学立即回答:“因为这里是大高加索山。”这个同学回答的很好。

因为当初我回答孙靖怡同学问题时,听错了,以为这个同学问的是这里为什么有寒带气候?我说:“这里有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山,那山顶处,白雪皑皑,终年严寒,不就是寒带气候吗?”孙同学在老师错答的情况下,没有放弃,继续找老师问。老师告诉她,高原山地气候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垂直变化明显,山腰山顶和山脚下分别属于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我沉静下来,打开地理课本,看到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图上,因为图幅小比例尺小,并没有在大高加索山那里标注是高原山地气候,相反根据图上显示,看到那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