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956:学做教育,做最好的教育
(2018-03-04 13:44: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956:学做教育,做最好的教育
叙事者编辑老师,要发表我的一篇读后感,要求我写上一句自己的教育格言。
我几乎毫不犹豫的写上了“自信自律助人”。因为这是我发自内心要在教育活动坚守的,而且在最近的几年中,常常与学生共同分享。
自信:每个人,没有绝对的自信,只有不断提升或者拓展自信。师生的成长中,应该相互鼓励督促,创建起自身成长必需的自信。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找自信,从不抛弃不放弃中找自信,从时刻选择一个更有意义的朝向中找自信。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自信的微笑,是一种自信;在成绩面前保持淡定凝神聚力察缺补露是自信。抱团取暖是自信,让自己拥有光和温暖,更是自信。
自律: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自律王国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人区别与动物,不仅是人类会制作工具,更主要的是人类能学会更好管理自己的思想念头情绪言行。学会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类之所以出类拔萃的基础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凭空具有的,而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丰富而充盈的精神文化生活。自律能力,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高低的体现。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小人,穷斯滥矣!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都是教会人们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或行为朝向!
助人:很多教育,失败在于颠倒了人生价值观。有人说: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待遇好的工作。这种说教下,如果受教育者没有足够的公德或者利于他人社会的襟怀,就会堕入自私自利的泥沼。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有大境界和大格局。《道德经》言: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这种大境界和大格局,也需要历练和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这种教育,不同于知识技能培养,永远不嫌早,从胎教开始也不为过!
自信自律助人,就是我自己教育格言的全部吗?当然不是。教育,是唤醒,是影响。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拥有悲天悯人的自我诉求,以及这种情怀基础上的具体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乃至艺术的习得!教育者的悲悯情怀,只有在活动中或者人与人交往中体现,需要每个人用心去感悟。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称学生为“小先生”!悲悯,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严格要求每个学生!悲悯,就是以学做教育的状态,做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