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面对一个个成功人士,我们无不惊叹于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或持之以恒的精神,甚至常拿“坚持”和“顽强”来勉励朋友、孩子们。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最大一个因素——内驱力。
所谓内驱力,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这一解释中,有三个词真值得我们认真地关注:“唤醒状态”“满足需要”和“内部动力”。
前两日,有两位博友在其文章中均谈到了有关内驱力的话题。
一位博友在他的《为什么要进行团队共读》的文章中先是罗列了几点“团队共读”的优点,条理清晰,鼓动性较强。可是,在文末却以“要记住:无论如何,在成长的路上,靠的还是你自己”这句话收束全文。
另一位博友在他的《写博十二年了》的文章中认真总结了自己坚持写博客十二年的原因和收获。在说到一个人的成长涉及的因素很多时,博友首推的一条因素即为“要有内驱力,发自内心地要去做事,而不是在外界的迫使下无奈去做”。
这两位博友的人生经历我均比较了解,在他们的博客和著作中曾不止一次阅读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因为“博友”的缘故,在自己的专栏报道中还得到过他俩的大力支持。前一位为叙事教育的领军人物王维审老师,后一位是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
王维审老师从一位学校的代课老师成长为叙事教育的领军人物,他的人生坎坷与痛苦深为人感动。王老师最初不被学校领导看好甚至被罚至校工厂洗刷编织袋,尤其是父亲临终前对他教师前途的担忧,成为了他人生道路中最大的痛点。而正是在这个“痛点”的刺激下,王老师焚膏继晷十年如一日地开始了人生的征程。这也应该是王老师最终成为领军人物的真正的内驱力。
常生龙局长十多年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且读几千字的读后感,其内驱力又来自于哪里呢?他说:“2005年底获得了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在高兴的同时我也在问自己,离退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接下来该如何去做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免自己陷于日常事务之中呢?思来想去,给自己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每周读一本书并写出读后感。”这个因素看似简单,实则是作为特级教师真正的内驱力。
常局长还说,在确定目标之后,能够坚持不懈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来积极建设自己的人生,我们才有机会从中收获、才有可能品味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富足,并且在跨越征途中的山丘、坎坷时,可以做到更加坚定、更加勇敢,更加有力量。
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两种不同内驱力的来源因素,直接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亮丽人生。
那么,一个人做事的内驱力到底从哪里来呢?
第一,善于把握性格的因素。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优势和劣势,怎么样合理而适时地把握并运用好自己性格中的优势性格至关重要。
比如,著名的翻译家傅雷,他的译作《艺术哲学》、《传记
五种》、《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在我国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后来出版的《傅雷家书
》也经久不衰,深受读者喜爱。但傅雷的性格却比较复杂,可以概括为:孤僻、高傲、耿直、极端认真且嫉恶如仇。 傅雷从小受到母亲
严厉的管教,其母望子成龙心切,信奉“棒头底下出人才”。这使傅雷幼小的心灵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变得孤独甚至有些乖戾。即使在傅雷功成名就之后
,他的性格的某些方面在常人
看来也还是有些“怪”,甚至是不通人情的。但从事业的角度看,他的性格却又是一个难得的长处
,使他能够极端认真地对待事业,敢于蔑视庸常,独立思考,保持高洁的精神
品格
。傅雷把握住了自己性格中的优势,摈弃了性格的劣势,最终成为了翻译界的巨擘。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实地了解自己,最大化地把自己的优势性格适时地展现在特定的环境中。
第二,爱好和兴趣的因素。
如果我们做事的动力是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那才是真正的内驱
力。这种内驱力不考虑辛苦和付出。或者说,辛苦和付出对其来说就是一种乐趣。当一个高高兴兴地去做某一件事时,他从不考虑坚持了多久,辛苦了多少时日。这即为我们常说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人生一世,每个人应该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慎之又慎,不要被表面的功利东
西迷惑了双眼,应该以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把握人生的航向。这样,你的内驱力才能持续不断,并且越来越坚定而有力。
第三,环境及成长的因素。
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决定着你人生的走向》,文中我以两个朋友的
孩子在985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学习经历来说明环境对一个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有时候,人们习惯于把这个生活的环境叫做“平台”,应该更为理性。
作为当代教育界的一位后起之秀王开东,从偏远的农村到苏州工作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执着于教育的内驱力。刚到苏州,王老师没有被眼前的繁华世界和前沿教育迷惑和吓到,而是更加努力地来学习。他非常地清醒,要想在大都市有立足之地,或者说能有出人头地之时,必需要有加倍的努力方能见效。从最初的整理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成果到后来的每日一文的公众号文章,无不渗透着他经历的烙印。
因此,一个能否优秀或成功往往决定于他的经历及所成长的环境,一个人不同的环境往往决定着某个人的内驱力到底底蕴有多么扎实和雄厚。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想成长为最羡慕的自己,必须要有内驱力的驱使。
请慎重地审视自己,只要用心地把握自己,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做事的真正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