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862:竹魂
(2017-12-05 21:50:0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862:竹魂
近期,跟高老师学画竹。
一、学画竹叶
先从竹叶开始。看着老师和画家们一次次挥手,一片片竹叶就像从纸上被召唤出来似的。
我运一次笔,纸上多了一个丑八怪。
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就曾经有过一个梦想,就是自己也可以拿着一支画笔,在画纸上展现优美非常让人喜欢的图画。为了这一天,为了这种梦想的早日实现。我根据老师的要求,如何用力,如何运笔,如何画出不同叶子的形状,我努力照着做。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自己笔下的叶子也非常像了。
每当我看到路边的一簇或者一片竹子,就驻足观赏,非常留意这些竹子与我笔下的竹子和竹譜上的竹子有什么不同。
我出神关注竹子的样子,一定很特别。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交流,我就告诉他们我现在正在学着画竹子。
二、学画竹枝
介于画竹叶和竹子之间的,就是竹枝。
一次,我在绘画班画竹竿。高老师见状,说:“竹竿,有什么好练的,关键是一组一组的竹叶!”
老师的话是一语中的。成组的竹叶,的确最能练枝叶结构基本功。
一次,我兴冲冲的练了一周一幅完整的竹子,觉得画得挺像样了。老师看了,评语言简意赅:“注意结构!”要知道,这是我画了十几遍近二十多个小时的练习啊!
于是,我反过来耐心练习完整竹子的一部分,我把它叫做竹枝。
看着竹枝图,每个图要临摹下来都得十几遍以上。
值得自豪的是,自己可以描摹三两组竹枝了。
硬着头皮学画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词语——竹魂,从我脑海中蹦出来。一遍遍临摹的过程中,就是对于竹子形神一次次解读的过程。画家笔下的竹子,已经与路边看到的竹子迥异。其中的取舍和艺术加工,应该凝聚着画家的智慧和心血。
每次认真临摹的过程,都是感悟这种智慧和心血的过程。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在我的一次次临摹中,忽然闪现出生命的光彩,并有一颗闪动着的美丽且高贵的灵魂。
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了我的“听一课,上一课”,想到了我的备课。一次次的观摩,一次次的预演,一次次的发现闪光点和不足,这个过程,多么像极了自己学画竹子的过程。
学画的过程,是艰辛的。每次学画的过程中,我的心智都受到一种优化和重新激活,这也许是提升艺术修养的意义所在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话语,也坚定着自己的信心。学画的过程,在我的意义,不是画出多么好的作品(当然,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欣赏,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更多的是一个修身练心的过程。
在学画的过程中,“怨天尤人”的情结,被“下学上达”的情怀替换掉了。自己的习作变得更加美好和具有一定的艺术气质的时候,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一种相应的优化。
我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不也如我学画吗?
竹子有魂,人生的每次提升和成长历程,都有魂。努力发现并提升其中的美好和善良,不正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