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32:教育叙事,“下学上达”事
(2017-11-11 21:23:0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832:教育叙事,“下学上达”事
“教育叙事写作,是自己的事”,这是我今天听了叙事者群里朱老师讲座后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我想说,叙事教育写作,是我希望并努力践行自我完善提升的必修课之一。这是一种耕耘心田的形式,就像是我每天都离不开双盘禅修一样。
应该说,我说不出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但是我可以说不这样做对我绝对不好!
一、叙事教育写作,值得坚持吗
当我坚持每天一篇文章到了八百多篇的时候,我也扪心自问。写作,改不改坚持?我的心中也起了犹豫。特别是最近,我常常因为种种外在的原因,让每天一篇文章无法完成,总是过后补上或者有空的时间多写一些,这样来完成平均每天一篇的总目标。
这种长期的日如一日的坚持阅读思考写作实践,让我增添了一种真正的自信。这种实践,让我自己的座右铭“自信自律助人”有了一种检验的标尺。我没有美化教育叙事写作的意思,但是它对于我而言的确是撒向心灵的一种温暖和光明。
这种写作,没有能改变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多大的改善了自己的处境,但是却改变了我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增强了内心的丰盈生动与强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的面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出对得起自己内心的言行和判断。一切的真善美,不仅仅是自己眼中和他人口中的那样,一切的真善美有它们诞生成长过程中最动人细腻的模样。
二、有心栽花花才开
八百多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不懂。就像是前几天,我的一篇博文《叙事写作,于细节中唤醒教育情怀》被网友转载了十二次。这是我写作以来被转载次数最多的一篇文章,我也感到好奇,也一遍遍的阅读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惊人的事件和情景,写的都是自己与学生之间平凡不过的小事和细节,几乎是常常被自己和同事们忽略的那种。
这篇文章,写的是最平常不过的课代表与我的一次对话和交流,写的是一个孩子带给我的纠结和事情发展中的豁然开朗。这篇文章,让我真正跳出教育看教育,看到了一个让自己感到陌生的学生和自己以及所谓的教育。这些细节描写中,让我看到了类似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看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般的教育追问和探索。
坚持一年多的写作,有两篇文章分别在《中国教师报》和《今日教育》上发表。也都是写的实在事情,一者是自己诵读经典的故事,再者就是自己努力坚持叙事写作并不断于其中成长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丝毫的造作,都是心灵最真实和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流露。
如果不是编辑老师的青睐,这两篇文章在我八百多篇文章中甚至也被我忽略了。如果说这两篇文章,是花朵和果实的话,那么其他那其他的八百多篇文章,就是根茎叶和滋润养育它们的土壤阳光水分和各种其他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