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805:让行为有一种更有意义的朝向

(2017-10-16 13:09:1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805:让行为有一种更有意义的朝向

教育叙事,是一种行为关注和研究。

教育教学,是一种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一种行为。

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学力,就是一种良好的管理和引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管理和引导,没有脱离了学生个体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师,没有脱离了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和成长的好的行为习惯。

一、 细节完善,是点线面体的有机互动

地理教学,是一门相对而言较为新颖的学科。某些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在探索中前行。这些行为习惯的细节提升,是一个点线面体的有机互动。

所谓点,就是那些让师生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和困惑。这个都涉及学生知识技能线性知识体统的延伸(前面的知识技能学好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后面的学好了,会反过来逐渐理解前面本来感觉有困难的问题),涉及学生行为习惯课上课下良好行为习惯的贯通(课上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会促进课后的自觉学习;课下的观察预习思考,会让学生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听课提问等等),都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层面的拓展,都涉及学生面上的学习热情和氛围,涉及每个同学个体和班集体整体的整体素质提升。

“老师,家庭作业收起来后,是你检查还是我们检查?”D代表栋的问题让我怔了一下。每次D都会提出具体落实方面的问题,可见这个学生心细如发。

“你觉得你们检查合适,就自己检查;检查遇到困难,就交给老师!干好了,是你们的成绩;出了问题,是老师的责任。”我这样说,实际上就是想看一下同学们自己在学习上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心理状态。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坚决不做。因为老师的越俎代庖,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让学生游离于真正的学习活动之外,成为一个学习活动中的旁观者。

我也知道,这个时候小组长检查作业有一定的困难。一个是自己学习任务紧张,而是没有养成这样的行为习惯。另外,就是如何检查?是检查对错,还是检查有没有写完?是检查图上落实情况,还是检查看图分析理解识记情况?

课代表D提出的问题,让我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应该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如何相互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便于学生提升自我评价自己学习程度和状态的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同学们对自己的地理学习状态是有感觉的:如一个同学K,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没有考到九十分以上。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试卷上没有难住他的问题,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粗心或者疏忽,让他在一些细节方面失分。实际上,在地理学习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都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突破了,一切的难点重点迎刃而解。如地理学习,养成喜欢看地图和用图分析这样一个细节,一切都万事大吉。

实际上,我们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在某些细节上得以提升。教师的管理引导如此,学生的学习成长也是如此!

二、成人之美中,学真知做真人

成人之美者,真君子!

实际上,作为班干部的同学,最大的福利就是为老师同学服务,也可以说为班集体服务。

在为班级服务中,这些学生不断置身对方角度考虑,不管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还是组织管理方面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锻炼和提升。

不管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卫生委员和课代表小组长,他们都是那种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小事的人,因为他们的这种多做的一点点,一个小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班的同学成了一个整体,一个文化课学习活动和纪律卫生劳动活动有了一个明确且正确的朝向。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的是一直坚持做这种助人为乐的好事。时间长了,这种行为习惯,就被赋予了一种精神信仰。很多年以后,同学聚会,都能想到某某某曾经是班长,某某某曾经在班里担任某个职位,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为同学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让同学受益的同时也心存感念。

每个同学都有体会,如果你在父母劳累的时候主动地给他们倒一杯水让他们歇歇,他们纵然什么客气的话也不说,但是他们肯定心里美滋滋的。如果你在很多事情上,都像是“递上一杯白开水”一样去对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待你身边的老师同学。这样的事情坚持得时间久了,做得多了,深入你的内心,改善着你的情绪念头言行,最终成就了你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信仰,实际上你就具有了一种非常高的素养!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能有什么知识技能可以帮助别人和社会我为你点赞,如果你养成了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并努力提升自我我同样为你点赞。因为不管你属于哪一种,你都成长在一种自我提升人生价值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