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01:共同体中“领头羊”横空出世
(2017-10-12 22:56:2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801:共同体中“领头羊”横空出世
年过半百,才懂得一个人完全可以特立独行实际上是一种幻觉。留心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也需要有个伴,叫同学或者小伙伴。不管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也需要伴,叫朋友!
教育家们,将成长中的伙伴关系,叫做成长共同体。
一、成长共同体无处不在
集体的力量,或者集体的影响力,马上让人们想到所有人的整体。实际上,这种集体的影响力的发挥,并非集体成员中的每个人一起发力,而是站人数百分之二十的少数人的首先觉悟和采取行动。
现在的班级中,常常前后六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六个人中,有一个率先垂范起带头作用的人,这个人又乐于助人,那么一个小组的工作学习生活,往往就会有声有色。
纪律、劳动、卫生、体育、艺术、交往团结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这种担当小组长角色的人。有了这种担当的人,一个团队的正能量就被唤醒和捍卫着。
我们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单独的安排一个同学,或者一个同学独自完成一件事情,往往是很少见的。不是这件事情有多么的复杂,而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成长共同体,如同“独木不成林”一样。
特别是,一个人(或者学生)在得知他的伙伴无所事事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去完成一件有意义甚至是有意思的事情,他也会选择放弃。
教师的作用,就是发现并引导学生集体中形成这种成长共同体。如果这种成长共同体形成了,那么教师的工作或者班集体的工作乃至帮助某个同学的事情,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二、学做“无用功”,奠基优秀成长共同体
责任制与成长共同体。
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班规。这种班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是成长共同体依赖的文化制度基础。但不是有了这些班规,班集体优秀的成长共同体就会建立起来。
只有这种责任担当,成为每个同学的共识,那些小组长角色的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成长共同体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
每位初中的学校领导班主任乃至任课教师,都知道初一年级刚入学一段时间里,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不是这一段时间里,所有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在这段时间内,建立一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制度文化和起引导作用的百分之二十。
因为真正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而是一种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并能扬长避短的良好习惯,是一种遇到困难挫折时的自我调整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学会帮助自己和他人坚守一种正确朝向的明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