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732:在乐于助人中成长

(2017-08-22 22:56:06)
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NO.732:在乐于助人中成长

像莎士比亚对待写诗那样,对待我们的人生;像跋涉者那样,从念头到举动都保持着一个前行者的姿态。

Y,就是这样一个学生。

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起来。原先由教师做的事情,逐渐被这样的同学代替了。

一、一个有个性的学生

每次到办公室,初三某班班长Y的身边,总是跟着两个随时准备帮忙的同学。

初三了,学生很少有时间读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

在办公室里,张老师问曾教过的学生Y:“作为前十名的同学,应该能挤出一些读书的时间来吧?”

“不能。我的事特别多!”Y回答得很干脆。

这是一个有个性的同学,在小学四五年级就写出了近十万字的网络连载小说。网络点击率,曾经一度进入前三名。在初一初二年级,她也是读书最多的一个同学。每次班级图书借阅,她都是积极参与者。

两个班级一次性集体借阅,一次借阅近一百本书。借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兴高采烈。可是归还图书的时候,往往数数差个一本两本,谁也说不清楚是哪个同学没有归还。

Y很少说话,却能在这个时候主动承担责任,直到查清楚谁没有归还且让图书“完璧归赵”。

校园里,大多数学生见了老师都主动打招呼。张老师告诉我,Y不管在校园里还是在路上,从没有主动与自己打过招呼。后来,我教了Y一年地理,也有同样的感觉。

她的很少与人说话,并不影响老师和同学对她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价。

二、Y的些许事

   木讷近仁;“仁者,必有言”,“言必有中”。这些看似矛盾的经典语义,在Y身上得到了一种很好的诠释。

(一)课上

一次,我请一位上课有时走神的同学H起来回答问题。

实际上,我的这次提问,本来是给H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但不巧的是,H在刚才听课的时候恰好没有集中精力,连我提问什么问题都不清楚。

H,是Y的小跟班之一。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同学,他没有与我对峙,而是摇晃着他的脑瓜子在想他的招。回头的时候,H的目光与Y相撞了。Y用口型带手指比划地给非常具有灵气的H传递信息,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

我主动走到跟前提示了H同学,H同学顺利回答了问题。这个细节中,暴露了一个问题,即Y用她的热于助人结交了几个“铁哥们”。

(二)课间

Y所在的班手抄报特别多,这些手抄报,常常很耐读。上课间隙,我有一部分时间就是在走廊读同学们的手抄报中度过的。

一个午休时间,我路过走廊,正好看到Y在细心的往墙上粘贴手抄报。有些手抄报,被风吹和同学刮擦要掉下来,需要及时维护。

(三)考前

下午月考时间,我到Y所在的教室监场。早去了有六七分钟,看到Y正在指挥同学摆好桌凳。很少言语,一般是指指划划,加上一两个关键词。大概一两分钟,一切就绪,Y也回到自己的位上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