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717:问津叩拜礼,做最好自己

(2017-08-07 22:18:1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717:问津叩拜礼,做最好自己

中国,被称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礼仪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这曾经是我多次反复思考的问题。

孔子,是被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集大成者,他的话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礼仪应该有所帮助。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可以让我们参悟一些礼仪文化对于个人修行和利益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叩拜中的真内涵

这次参加教师禅修班,我有想起跪拜之礼,也想借此机会弄个明白。也是巧了,给我们当班主任的妙兆法师正好教我们佛门礼仪。

妙兆法师教了,很多人也是一学就会。但是我细心观察,每个人的跪拜礼都有些差别。

带着困惑,我与师兄在寺院里转悠。来寺院里跪拜的信众,都成了我关注的对象。为了不引人注目,我尽力自然靠近这些跪拜着的信众,偷偷观察他们跪拜动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

同行的师兄说:“不用太较真外在的东西,只要心诚就好!”

我坦然告诉师兄:“我虽然到这里学习,但是心中达不到至诚。我的心中还有很多属于杂质,我就是想通过借助佛文化的一些修行方式荡涤心中的污垢!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形式方面的东西对我非常重要。”

正巧,在参观了“正觉寺建寺回顾展”以后,正好妙兆法师在,我顺便单独请教了这个问题。妙兆法师,告诉我:“额头叩地的同时,两手掌应该是掌心朝上,是顶礼佛菩萨,起礼时双掌朝下表示将顶礼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有了妙兆法师的指导,我进一步揣度,表示的义理就是顶礼佛的教育,什么是佛的教育呢?有一句话说的很明白,很多人也熟悉,那就是“诸恶勿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起的时候,两掌心翻转朝下,将顶礼佛菩萨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传承让更多人承受佛教育的恩泽。

明白了佛文化中的跪拜的真正内涵,是一个学佛人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历程中朝向“放得下拿得起”,更好的走好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步。弘一法师(李叔同)说过:“学佛者不迷信,迷信者不学佛”!

二、礼仪中的文化担当

在正觉寺的大讲堂中,我与所有学员和义工再次观看了纪录片《祈愿》。短片记述了仁炟法师创建正觉寺的缘由和历经的种种艰辛,其中令人感动的一个场面之一就是仁炟法师朝拜五台山一千多公里三步一叩的感人情景。

断片中重复最多的解说词,就是“就这么一拜”!

我曾经多次在网络上看过这个短片,每次都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以前,我觉得叩拜中,还有一种迷信和神秘的意味。通过禅修班妙兆法师的讲解和我对于佛经的参悟,终于管窥到其中至诚至善至美至真的道理。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一切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佛文化,就是具有尊重包容谦卑学习自我提升完善的优秀文化之一。

在禅修班学习期间,我参加了全体学员参加的一千二百三十米的三步一叩拜山活动。仁炟法师告诉我们,这个路程是他朝拜五台山路程的千分之一。这是一种体验,一种传统文化的体验。

在晋文公重耳继位前,曾经有过一段十几年的流亡生涯。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他手捧黄土举过额头冲着苍天大地深深叩拜下去的一个镜头。那一刻,个人的得失一切的困难险阻都已经不再重要。一种谦卑一份担当,就在深深叩拜下去的那一刻融为一体。

去年,我观看了《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烈们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我由此联想到了几千年来仁人志士在通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做出的无私奉献和牺牲。这仁人志士们虽然属于不同的信仰、党派或者团体,他们在人生历程中践行的“诸恶勿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却永远是一切后来者值得学习的榜样!

至于礼仪的具体形式,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会有种种的演变和改革,但是自认非常浅薄浮躁的我,更希望传承那种具有更厚重的一种,因为这更有利于除去内心太多的杂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