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07:补考生
(2017-08-02 06:17:4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707:补考生
补考的学生。
这次随着初三学生补考的初四学生,不一定成绩一定不合格,还有些同学想提升某门结业科目的成绩档次。
离初三结业考试还有一个月时候,念初四的J到办公室找到我:“老师,您这里有复习地理用的资料吗?”
微黑透红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和期待。我记得她,以前教过的一个同学。她在我下课就要离开教室时,含住了我。我以为她要请教一个地理问题,但是结果是让我帮她填一份社会调查表。虽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还是帮她填了。这就是J,有些匪夷所思。
那一次,深深触动了我。学生对我的课兴趣相对弱些,而对于与社会调查相关的拓展作业却情有独钟。我虽然没有理解想出应对的策略,但是这件小事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对设置这种“特殊作业”的同事油然而生敬意。我从学生热衷完成这种“特殊作业”身上,想到我真的改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方面多做些功课。
这个补考生J每次到我那里找复习资料,我除了热情的帮助寻找以外,多少都带着一点内疚。如果我当初对她的学习指导,更切合她自身学习实际,或许她就不用麻烦这一次了。同时,也有一份小小的埋怨,如果当初她多一份主动积极的努力也不用如此。
我给她找出了一张剩余试卷,她借了过去说:“谢谢老师!还有剩余的吗?如果有,我给别的同学捎一份。”我当时虽然课下也很疲惫,但J为同学着想的心态,还是深深打动了我,我努力翻检着桌子上的卷子,希望找到能帮助她的。
J有时与同学三五个人一起,在路上或者到办公室里来询问剩余复习卷子的事情。每次见了总是笑颜如花,也少不了说声“谢谢!”
一次,我到教室里去看早自习,像往常一样我提前1-2分钟赶到教室门口。一进门口,看到班长S桌子上摆着一份曾经做过的卷子。S对学过去的内容,大多不去复习,他常常喜欢找些其他资料上的题来做。
稍稍关注,我知道这不是S自己的卷子。“这是谁的?”我习惯性的问。
“是J的,她让我看一下对错。”S这样说。
我不禁暗暗佩服J的智慧,前一段时间,我还在想J自己将卷子拿回去做,怎么保证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呢?
我也想J自己复习到一个什么程度了,因为初四的学生同时也面临着毕业考试,于是问:“J做的怎么样,能考到哪个档次?”
“也就考个C吧。”S说。
“她的目标是A,你就尽量帮帮她吧!”我想帮助一下J,同时也让S学得更加扎实一些,也更多一份学习的动力。
“好的,老师!”S就像接受任务似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结业复习进入最紧张的状态,我无暇关注J的学习状况,也没有见到她。
再次见到J,是初四学生毕业以后。属于初四的六间教室已是人去教室空。只有寂寥的长长的走廊和前后门上落寞的锁,在守护着这里的一切。走过初四的长廊,忽然看到J正在往外送垃圾。
“J,你不是毕业了吗?怎么还在打扫卫生?”我有些好奇,这样问。很多同学,因为毕业或者在家里补觉,或出去或在家里玩或计划着做暑期工挣钱。
“嘿嘿!”J稍微有些黝黑的脸上又是笑颜如花,“我在家里闲着没事,来打扫一下教室。”J这样淡然说道。
“J,老师向你学习!”我没头脑似的脱口说出这样一句话,匆匆走过忙起结业班的复习工作。
后来想起来,没有过问一下J的补考后的成绩。但转念一想,J只要永远保持这种感念和助人的心态,她成绩暂时的高点或低一点已经不再重要。
“有困难,会请求别人帮助;自己有能力,会主动积极帮助他人。能做到这两点,就是走在通往更优秀的路上,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想起了《励志用语108句》上其中的一句,这是我在课堂上常常与同学们分享的成长心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