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56:岁月,因悲悯被涂抹成绚烂
(2017-06-09 17:06:1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56:岁月,因悲悯被涂抹成绚烂
去年的暑假后开学,我接任了初三两个班的地理教学。“初一的两个班,要上好得使出浑身本事,初三的课真的让我头大。”这是我心里的话,我知道一切都不会改变,我努力着让自己接受这一切。
一、随遇而安也斑斓
“随遇而安”,这是孔子的话。
这里面的智慧,只有用生命和着岁月一起慢慢品味。
“巩老师,我真的想跟你换,你教初三,我教初二。”我看到年轻的巩老师,因为熟悉这样脱口而出。
巩老师本来就是跨级部当地理老师,又是班主任,每天往返数十公里赶班,显然太累。
我的视力,我的精力,我的心力,都不是很适合教初三的地理。辅导材料上的地理题,字比较小,我看起来非常费时费事;另外,我觉得没有精力在那些让人颇费脑筋的地理题上钻入钻出;更主要的是,我似乎失去了上地理课的激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没有了年轻时上课的激情和活力,只有一片苍凉和悲怆,我需要找回一种温白开水的温度和滋味。
展望教育工作历程,我还有十来年才走到终点。
这个尴尬的年龄,让我不得不考虑自己如何更好的调整自己,开始五零后的创业。想到新的挑战中,也许会有一线新的机遇在等着我,心中又有些小小的兴奋。
然而,现实是严酷的。不管是第一节课,还是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我都心中感到茫然。
好在有孙老师,她是我们的文综组长,也是一名送考多年的地理教师兼班主任,我可以从她那里学到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那个时候,我在写着叙事教育,虽然不像样,但是借此我努力让身心贴近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我虚心向孙老师请教,坚持不断的听她的课,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听课与备课,就成了整个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特色了。
孙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倾囊相授,并对我的困惑悉心指导,更是将复习中的各种资料都准备好了,我只是一门心思的上课检查学生学习落实情况。备课中遇到的问题,也都是孙老师一个人解决的,我只是参与二次备课而已。
二、认真做学生,真好
这一年的初三地理教学,我不仅在学着做一名优秀的初三地理教师,而且也在学着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大概有五十来次,走进八年级二班的教室听孙老师的地理课。我俨然成了八二班的一员,那些坐在后面的同学已经和我很熟了,另外整个教室里的学生也都熟悉了我这个年长的学生的面孔。
我敢说,在这个课堂上,我是最下力的学生。我不仅要记住所有问题的答案,而且要学习孙老师的思路和理念,一节课下来,我常常有数百字的听课记录。
我不如学生的思维敏捷,不如学生的记忆力好,但是我是比学生用功的。我的心中装着我要教的八十多个学生,我是为他们而学,或者说我是替他们来学的。
因为用功,我一般比孙老师早到教室。因为早到校,我看到了孙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其他众多班主任一样,需要做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我也看到了更多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在一些司空见惯的琐碎的事情中,同学们感受得到,我也隐约感受到了。
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学科,不仅要精通相关的知识技能艺术,还要有对于学生的合适的爱的教育艺术。这是每个优秀的教师的共同特点,虽然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优秀的历程和特色,在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
教学相长,我从身边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深切的体验感悟到了这个教育真理。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容易,需要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变的朝向。老师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但是对待学生和教育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能够智慧地掌控并梳理自己的各种情绪念头和言行,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天赋更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我追随叙事者群体,努力坚持读写,清理着自己心田上的杂草荆棘,努力的种上教育教学的庄稼和人性中的种种美好。
这些美好,有在诵读经典中从心中唤醒的,有在身边的老师同学身上感应到的,有在生活工作学习的种种历练中得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年我一直在认真做学生。
认真做学生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