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28:涟漪,读得懂微风
(2017-05-20 21:00:2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28:涟漪,读得懂微风
把学生不尽人意的状态,变得更接近他们成长中理想的模样,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就拿H同学说吧,想想自己对他的教育影响,就像是微风吹过水面的那种——细小的涟漪而已。
一、午休时的互动
午睡时与我眨眼睛的同学。
我午休值日,H是难以入睡的同学之一。
其他同学开始趴着睡觉了,他显然睡不着。他抬起头来,看到我正注视着他,于是趴下。过不了几秒钟,有起来看我一眼,见我正注视着他,又趴下。
实在不行,他就拿出一个学科的作业,在那里写一会儿。写过一会儿,累了些,他又趴下睡觉。
他看我时,冲着我闪眼睛,我也眨巴一下眼算是回应。
我觉得这个同学非常有意思,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他的同学,也是在中午时睡不着觉,提出要求:“老师,我去给班里扛桶水。”
我当时答应了:“很好啊,这是助人为乐。”
H立即报名:“老师,我也去给班里扛水。”
两个人乐呵呵的朝教室后门走去,正碰到了来巡视的班主任:“不行,这个时候先睡觉!”
班主任的一句劝阻,让我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午休的重要性。
没能去为班集体取水的H,乖乖的走回座位上写作业,甚至把某科的家庭作业也写完了。
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无数个细小的“堵”和“疏”相结合的环节细节。
疏忽了就是教育“事故”,处理好了就是教育艺术。
二、他教我,更好做教师
“H,具有很高的情商。”同办公室的张老师跟我谈起来后这样说。
情商很低的我,也有类似的感觉。
“H,学习不理想。但是与他交流,不让人反感,而且多了一份亲切。这样的同学是我的老师,我要请他们帮着我管理好班集体。”我对张老师说出了我的态度。
一次,我请H起来回答问题。最初的表情,让我知道他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觉得这次回答的好孬,都是我们两个人的协作问题。
H站了起来,没有丝毫的反感和叛逆,只是顺应着我的指导,最后竟然与我配合着将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完美。
他站起来的时候,我看到远处的班长在用口型的变化努力向他提示着什么。他们的交流,是我弄不懂的外星语言,但是他们交流得非常流畅。
那一刻起,我觉得融入班集体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文化场,与尽快梳理好学科不断完善提升的知识框架结构同样重要。
这次回答,H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更感到成功喜悦的,还有全班的同学和作为教师的我。当然我知道,更庆幸喜悦的,还有默默为这个班集体付出的班长!
三、做个最好的影响和唤醒者
一段时间,具体来说是连续三两节课,H在我的课堂上启动“休眠模式”和“写其他作业模式”。
我看着很痛,但是我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我试着走进他用手势或者语言触动他,他沉浸在自己的梦乡中或者在其他作业写作中,视我如同无物。
我知道,自己身心中或者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一定是触动了H敏感的神经反射弧。
H,没有影响任何同学的学习,他只是用这样一种行动有意无意暗示我什么。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堂课。”这是我向同学们承诺并努力做的。
最近几堂课上,H似乎睡狮梦醒,提出了几个非常有水平的地理问题。我表扬了H的这种表现,当然在H之前班里有几个善于提问的学习榜样。H的举动,就是一个后起的挑战者的形象,地理作业写得也快和好起来。
像H这样的学生,班里有几个。正弦曲线一样的学习状态,让我明白教育除了知识技能的提升以外,更有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影响和唤醒,教师自身是否处于一种最好的状态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