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00:地理教学,更应是一种诗意的前行
(2017-04-26 15:02:0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00:地理教学,更应是一种诗意的前行
我现在很多时候,上课前要酝酿情绪,要找感觉。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教育,都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过程。
实际上,每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教育诗的创造者。备课上课课后的思考,都应该是酝酿书写和修改教育诗的过程。
一、做题里面的玄机
地理学习就一言以蔽之——做题。
这没有错,不经过做地理题而具备相应的较高的地理素质不会有。这种做题,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跟着老师的思路仔细看、听、思考和表述;一种就是独立的去读图和其他信息然后得出一个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第一种做题,如同逛公园,可以瞬间游览地理百花园中的种种美好。不足在于,集体游览,不得自由,对于自己想要重点关注的经典不能真的多花一份心思,对于自己熟悉的景点也不得不随着故地重游。
第二种做题,则是一个人的探险。有一种独行侠的爽快,但是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险阻。但是可以让自己深入的思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深入的思考,可以翻书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可以单独请教老师,一旦独立突破一个难点就有很大的长进。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说喜欢哪种复习方法,而是要通过课堂学习或者学生学习的实际去组织调控两种学习方法所占的比重,让学生拥有集体旅游之乐,又有个人探险之趣。
结合考试说明,反复的研读相关的复习资料。将各种细碎的地理问题在图上融合起来,让学生养成一种从整体到部分、由此部分到另一部分,相互联系借鉴的复习方法。不把零碎的地理题,当成一个个毫无关系的知识点来看。这是老师的上好一门课的基本功,也是让学生课堂受益的所在。
二、 让学习,变成一种诗意的前行
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推动魏格纳到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上探险?是他的奇思妙想,是他对于大陆板块运动这一惊人发现。
在北极地区他遇难了,长眠于这块白色的沙漠中。
也许,只有这片白色的陆地,才有资格永远陪伴他高贵的灵魂——让人类走出愚昧的所在。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免的要呛几口水或者出现溺水的危险。
不怕艰难险阻,也是师生都要努力培养的一种优秀品质。
话虽如此说,要把课上得有趣有意义才是硬道理。
我们做题,也如同阅读,读的书多了就较为容易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来。
做得地理题多了,就会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自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可以探究某个地区地理环境的过去,也可以预测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未来;可以对人类活动提供一些意见建议,让人地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好的和谐发展。
初级的写作,叫模仿。如果我们模仿得多了,就会温故而知新,就会有自己的发现,那就是地理研究中的发明创造。
魏格纳,发明了大陆漂移学说,是因为他看地图展开了奇思妙想。
透过这些地理问题,可以纵览古今中外的人们的生存发展智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此时此刻,把自己放在地球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感到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感受到一己之渺小;同时又能为古今中外的人们的所作所为尽情的观摩思考鉴别评论,在谦卑好学中不乏自信自豪!
这个时候,真觉得应该珍惜生命,莫辜负人生的每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