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78:原来,大多是一场虚惊
(2017-04-10 09:54:0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78:原来,大多是一场虚惊
我开始头大,没有了以往给老师们送杂志的那种愉悦,两条腿就像是灌了铅。
我回去一一清点,连上次邮局缺H老师的那本,一共是十本了。
一、虚惊前回放
“赵老师,就是你们学校这么仔细,人家十中是个大学校,也不用清点,缺了书也没有老师找。”邮局的L老师,一边与我核对送书清单,一边这样聊着。
“咱们这样细心,不是也出错了吗?人家老师问我要书,我没法交代!如果你不送给我,直接往大门口传达室一放,我也就不用清点了。”我听着这种说法,心中有些不快。
“现在谁还看书啊!就是放在那里,也没有人来拿。”L老师这样说。
这是一个事实,比如图书室里的书,很少师生借阅了去认真阅读。
“可是,从邮局订阅的书则不同,是个人出钱精挑细选的,很多老师购买的是自己喜欢看或者给家里宝宝购买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同。”我不得不替老师们说话。
记得老师们订阅的时候,常常抱怨邮局的价格高,杂志送达时间滞后。要不是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订阅一本杂志,恐怕很少有人从邮局订阅。
订阅的时候,邮局盼着更多人从这里订阅,但是送达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细心和精致。
以前,每位订阅者,都有一个投递卡,每期杂志来了,收到杂志的人可以在上面签收。从投递卡上,哪期杂志缺了,立马就能看出来。
现在邮局送达杂志的时候,没有了投递卡不说,据L老师的说法,甚至要连送达清单和核对这个项目也省略了。
以前,邮局短缺了老师的杂志,负责人员主动做出补救措施,或者赔钱,或者另卖一本书代替。
现在短缺了,自己不去查找,需要我这个收发管理员代为汇报。汇报了,也不是立即采取措施补救,而是三番五次要我从中沟通交流。
特别是L老师,在交流中露出这样一句话:“赵老师,我是在帮你!”
实际上,在每本杂志后面写上老师的名字,这是在帮我。因为几十本书放在那里,我实在不知道发送给谁。
L老师那种对于发送这些杂志不很在乎的语气表情,让我心里沉甸甸的。
是啊,我在与L老师的交流中,知道他们工作的不容易,送递报刊这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现在邮局给他们下达了推销商品和拉广告赞助的业务指标,如果完不成就要扣工资。
二、爱书情结种种
看到这么多的缺口,我难受得不得了。
记得几年前,因为两本杂志找不到,我几天辗转难眠,梦中都在帮助老师们购买相关图书。醒了,确实一枕黄粱。
一本杂志或者其他的书,对于一个不喜欢的人而言,可能就是几张废纸。但是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那就是至爱之一。
就拿我们学校的J老师而言,他的杂志被邮局不小心弄丢了,非常生气着急,因为他对每本书都视若珍宝,就像是一个文玩爱好者精心收获着急的收藏一样。
邮局的L老师也亲自与J老师交流过,J老师情急之际说:“要不为我解决好,我就投诉你们邮局!”
我与J老师有着同样的爱书情怀,说实在的几十元钱丢了就丢了,一本不可轻易得到的好书丢了就会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
我曾经坐车到数百里路外的书店买书,仔细一算,来回车费比书钱贵了不少,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也曾经走南闯北奔波数百里,就是为了寻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找不到原著,我就淘换了一本与原著比较接近的。
现在买书比较容易了,可以到淘宝网上买,我买书的时候,没有淘宝网,就到各个书店图书馆和大学校图书馆想办法借来看。
三、被搅乱了的心绪
发现杂志短缺,成了我心中一个纠结一个痛。
这几天有特别忙:结业班备课,学生管理,都是让我感觉沉甸甸的事情。乍暖还寒时刻,身体也常常闹些小毛病,一遇到事情就着急上火。
一本书少了,需要查找相关的收发清单。
每次发几十本书,需要围着校园转个遍,四座教学楼办公楼爬个遍。其实,作为一个爱书人,我也是一个喜欢给同事们送书的人。
看到同事们收到杂志开心,我也收获一份快乐。
缺了这几本书,我这几年的送书的快乐一扫而光。
“这样的话,我就无法干这个工作了。”心中有个声音这样说。
一边是老师们,本来就对统一订阅有看法,邮局价格不仅高而且送书滞后。现在缺了书,邮局又不能及时处理,或者一拖再拖,催的慢了就不处理了。
想到这里,我给分管的R校长打了电话:“邮局的态度,让我失望。我夹在中间很难做事,下次来我们是不是吓唬他们一下,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接收他们送达的杂志了。”
R校长见我为难,同意了我的做法。
我首先向邮局的L老师通报了缺书的情况希望他帮助解决,接着用委婉而严厉的措辞,通过QQ向邮局的L老师表达了这个意思。
L老师收到信息,也比较重视,于是回复:“赵老师,你查查以前的投递单上有没有?”
我此时已经对邮局的工作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不重视这些杂志的投送,整个周末,我都在纠结中。
想到这些年给老师们送杂志的美好时光,确实有些不舍,但是如果真的缺了这么些书,我也就真感到头了。而且这些事情的善后工作,让我心神不宁,我的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昨天双盘的时候,我对此生气。昨天与妻子出游,也是为此喋喋不休的说,妻子只要劝我一时想办法解决,再就是放宽心不干了。
四、原来,大多是一场虚惊
周一上班后,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清查杂志收发记录仍被列在第一位。
静下心来,我突然发现缺的杂志,在前三次的记录中登记着已经签收。
“我弄错了!我得尽快向邮局的L老师承认错误。”我不经惊呼。
同办公室的S老师,帮着我出主意,考虑怎么说才好。
“好在缺的10本书,已经找到了八本。我承认错误,也快乐。”这个时候,我的心中犹如春暖花开。
我给L老师打电话致歉。L老师也清查了,说还有个《小说月报》第三期没有找到。
只要认真正确对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场虚惊,让我失去了些什么,也得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