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8:相伴成长话《论语》
(2017-04-01 15:25:3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58:相伴成长话《论语》
年轻的时候,有个梦,就是有一本关于如何做人的书,让它伴随着我成长。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让我拥有自信,可以从中找到不足让我时时警醒。
小时候,常常抱着一本新书,嗅着散发着墨香纸香交杂气味的课本,心里做过无数次化蛹成蝶的梦。梦中,我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朝着理想的所在飞啊飞啊!
一、梦醒后,是努力践行
虽然梦常在,但是在童年中这个梦始终没有实现。
可以从课本上认字,可以从课本上学会了计算,可以从课本上知道了更多的知识锻炼了一些技能,也从课本上知道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但是那种系统教会我做人的书一直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
在西方人文三名著《十日谈》《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文集》中,我读出了自己的懵懂。一个中国人,到外国人那里去找自己成长的教科书,不是不可以,但是确实要先把自己本民族如何做人的道理弄明白了。
于是在抄读《论语》中,我觉得似乎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准则。要真正读懂这种准则,需要学习许多相关的知识文化和在现实中的不断实践磨练。
这个时候,我也明白父母老师或者学校,为什么没有给我这样一本关于更好成长的教科书了。也许这本书,在三十多年前放在我眼前,自己也会熟视无睹。
做人的文化不是没有,只有自己每天在做最好的自己方面坚持不断努力,书本上和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自己可以学习的榜样。
《论语》的魅力在于,不管我扪心自问还是与人交流,都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这种交流,最终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作结,也就是交流后就是努力践行的过程!
二、伴随成长的一本书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写的人,坚持着这种爱好,我会读很多的书,我也会写下很多心路成长的历程。我想,这个历程中,一定缺不了《论语》。
因为,当我遇到《论语》,开始用一切学识乃至生命解读《论语》时,就注定了我与《论语》的这种不解之缘。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世世代代中,从刚学入学的儿童到耄耋长者,都对于《论语》情有独钟,就是《论语》文化魅力使然。
有人说《论语》是东方《圣经》。《圣经》有近百万字,《论语》只有一万多字,可以说《论语》是浓缩版的东方《圣经》。《论语》与数千年中华文明中的许多优秀典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深的走进《论语》解读《论语》,只有更加深入解读这些优秀文化典籍,或者是逐渐做更加优秀的成就他人和社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