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61:“节食”中的小技巧
(2017-04-01 13:40:5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61:“节食”中的小技巧
精选习题,犹如节食。我努力从相互借鉴中汲取着教育的智慧——一切感悟,就是在这种类比中产生的。
“我怎么就觉得饿?”希望节食的妻问我。
“这是一种习惯使然,也可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也与饮食文化有关。”我想到自己节食成功和不成功的种种,结合自己从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胸有成竹的说。
一、节食,也是一种学习成长智慧
生活中失败的节食者,一般没有一种科学合理的文化支撑。他们凭借着主客观的愿望,凭着本身内在的一己之力。
很快,这种一己之力,就在相异文化和自身习气中败下阵来,而且疯狂的补偿。这种节食,是南辕北辙。
精选习题,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为了减少学习强度,没有细心钻研的习惯渗透其中,那么这种精选习题的成果,常常被好逸恶劳的习气所抵消。
习气的力量,很多时候是不显山露水的,但是却大得惊人。
比如今天中午吃饭,我根据预想和计划,只吃一个馒头。吃过后,觉得肚子里就有些空荡,于是又盛了一碗稀饭喝。我对自己的肠胃和相关的神经反射系统,采取了一种策略。
精选习题,也不是搞一刀切,首先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在布置作业中暗暗渗透这种思想。这样学生逐渐有一种在做题中思考分析的习惯,慢慢的就感觉其中收获比单纯的填写上一个答案好得多。如此坚持下去,这种好的学习方式习惯,不用老师强调,学生就主动自觉行动并坚持下来。
精选习题,就是教师引领下的学习活动中的集体节食运动。不仅节约教育教学资源,而且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节食中,不忘终极目标
节食者,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高强度运动者,他们往往需要更多有营养食物的摄入;另一种就是相对运动较少者,他们的食物摄入就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
精选习题,也有两种学习类型。一种思维特别活跃者,这种同学多做几个题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另一种,就是思维相对安静者,慢条斯理的思维,更适合适当的少做题相配合。
节食者,首先应该牢记的,就是节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让自己身心更加健康的生活手段和措施。
精选习题,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保持高强度的学习竞争力和潜力的方式方法。
精选习题,为了更加学到文化的精髓,让这种学习对于成长和发展更加有利。节食,为了得到强健身心的妙处,让人生真正做到“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就有道而正焉!”
结束语
节食后的我,中午身心更加舒服,顺手写出来的东西更多了,这大概就是一种身心健康的表现吧。
精选习题,在教育教学中的真正落实,继续在我的心中酝酿部署着,随着结业考的临近,我想这种教学策略会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会日趋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