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31:我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2017-03-14 12:32:4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31:我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记得大概是十六七年以前,那时我就三十五岁左右,突然觉得身体不活动活动就觉得难受。

妻子告诉我:“你就打太极拳吧,我教你。”

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学了起来,身上真的舒服多了。妻在临沂师专进修的时候,选修的体育内容就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打起来蛮像样的。

我天生运动天赋不足,常常走样。妻子就给我纠正,但是我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不说出个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来,我竟然我行我素。

习惯的力量和固执的禀赋,让我打着一种半像不像的太极拳。

一、 打太极拳与诵读经典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喜欢上了传统经典文化。

那个时间段里,我借了同事的一本《道德经》爱不释手。业余时间,就是反复的诵读,在这个过程中平时好感冒和口腔溃疡的我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

因为《道德经》中的话语与太极拳的拳理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越发自以为是的“改造”着我学的太极拳。

大概是2007年吧,区教体局组织各个学校派教师到淄川集中教授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其目的就是回来后带动教师继而带动同学一起学练太极拳。

学校领导把这个去淄川区参加培训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当时感觉是真的没想到!

利用业余时间打拳,领导不怪罪就好了,还专门让你去参加学习培训——我感到了各级领导对于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视,也感觉到了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一周的学习培训,以及接下来的全区各个单位太极拳代表队汇报表演赛,让我看到了一种趋势——一种教体系统注重强健师生身心的趋势。

之后,我练习太极拳更加勤奋了。晚上到昆仑广场上锻炼,天天不辍。这样,我认识了我的太极拳师傅孙承博老师。他在那里推广洪传陈氏太极拳,有一帮弟子跟着他练拳,我加入了这个学拳队伍。

大约四年时间,天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小时以上的练拳时间。孙老师悉心教授,我们先后学了太极拳太极刀和太极剑。我运动天赋较差,但是我结合诵读《道德经》《论语》《古文观止》《金刚经》《易传》《易经的智慧》等经典,居然也文武之道相得益彰。

打得太极拳水平高低是一回事,能够坚持是一回事。我觉得长期的坚持,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胜利和成功。

二、 练拳暂时搁浅与重新拾起

因为一段时间我神情散乱,为了收敛心神我开始在诵读经典的同时练习双盘。

一开始双盘一分钟都坚持不了,但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让我咬牙坚持下来了,双盘从而占据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这样,我没有什么时间打拳了。

实际上,在我心中一刻也没有停止练拳。就像是一个练习书法的人,即使他不再摸毛笔,他的书法功力也不会完全退去。偶尔练几个太极拳的动作,不仅没有退步而且有些进步。

从别人看来,我已经放下师傅所教的太极拳了。刀剑拳的一些套路都已经生疏了,需要看着师兄弟们的套路慢慢回忆,但是太极拳和经典文化对我身心的影响却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

双盘和诵读经典的时间长了,我就会起来走走。学生做操的时候,我会压压腿,打打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虽然仆步的动作蹲不下几乎是直着身子做(我的膝盖痛无法下蹲),但是其他的动作我尽量做到位。

现在与爱好太极拳和喜欢诵读经典的朋友同事交流起来,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课间与学生一起活动,也常常谈到太极拳和诵读经典的话题,谈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谈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

我把我的课堂文化理念定为“自信自律助人”。我常常与学生讲起我学拳的故事,常常与学生一起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各自“自信自律助人”的微故事。

这是一个需要谦卑自信而不自傲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拥有助人为乐精神和行为习惯的时代。走进太极拳,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让自己找到一种文化的根,让自己沐浴种种现代文明的同时,做出一种正确的选择和朝向,让人生朝着一个更加善良真实美好的方向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