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24:我成了一个“话痨”

(2017-03-10 15:48:1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24:我成了一个“话痨”

我成了一个“话痨”,这是我的一种自我感觉。因为我常常与可以谈得来的人说个不停,好像这些话不说出来我就十分难受一样。

一、 与毕业后的学生面前当“话痨”

高一的几个学生因为高一级的学生结业考试,临时放假返回母校。其中有我的得意弟子平,他领着自己的同学近了我的办公室。

我正在那里双盘着参禅悟道呢!

我没有撤了双盘,而是招呼他们走近我。

“你们坐吧,我这里有的是座位。”我的办公室是阅览室,当然少不了座位。

看着平,我的得意弟子,心头确实很感慨。

实际上,这几年来,与其说是我在帮助指导学生,毋宁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是我人生支柱之一。

看着这些长大了些的小伙子,我首先扪心自问:“我自己进步了吗?”

我的白发肯定更多了,但是我不能光长白发啊!

学生到了更高一级学校学习,是一种成长;当教师的,几年几十年在一个学校坚守教育教学岗位,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

我想到了曾与他们交流的“自信自律助人”,就把前几天我在叙事者群里的录音让他们听。几个小伙子乐呵呵的听了一下,微笑着。

我又很自然的扯起了我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说的都是结合自己和同学们身边的事情,几个小伙子一动不动地站着听了十几分钟。

我又一次坚持让他们坐下,他们坚持不做,平带头这样。

实际上,教他们的两年里,我看出了平的这种自律。不仅是当我的课代表,还是自身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平的自律是我与其他几位老师和班主任有目共睹的。

平,这样做,在传统文化中那是执弟子礼的。平不仅对我如此,对每个老师也如此。我没有多问,可以想见他们的高中生活——两周休息一个周末,换洗一下衣服什么的。

我说羡慕他们(我是初中毕业念了中师,自然没有经历这种魔鬼训练营,但是经历了另外一种人生的训练——做教师的人生培养),能够经受这种高中生活的炼狱。我的一个同事刘老师,常常在我面前炫耀,自己经历了高中学生生活的磨练,以后就不觉得有让自己觉得苦和难的事情了!

二、 在一个喜欢经典文化的同事前做“话痨”

昨天上午,加上早自习,一共工作了四个课时。听课时,我是坚持双盘着的,这才能够把后来两节课上下来。

中午饭时,一个同事与我聊起了佛经,聊起了古今中外经典文化。我说,吃饭后到我办公室聊吧。

于是,我双盘着,他随意的盘着一条腿,我们聊了接近一个小时。

我的头脑有些发胀,但是经典文化的妙曼之音,通过同事间的交流让我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面对同事,就像面对另一个自己。

对于经典文化的解读过程中,很多时候内心感觉是孤独的。在探讨这些经典中的人生哲理时,我的心灵和同事的心灵自然融入其中,这里面有一种文化思想认识践行方面的碰撞和相互激发。

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决定了你成长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与经典交朋友,与热爱经典的同事交朋友,让我看到了更高更广更深远的所在。

我感觉自己头脑涨得生疼,仍然坚持着,期望自己浸润在一种优秀文化中并通过这种优秀的文化改善提升自己。

三、 在即将去念职业学校的同学前“话痨”

这些学生,提前一年结束初中学习生涯,到附近的职业学校念职业高中。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其实成才没有固定的经历和模式。

一个人,只要保持一种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具有足够乐观幽默的精神,时时刻刻管住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注意从身边学得力所能及的知识技能和文化,朝着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方向发展,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人才!

几个同学来找我签名留念,我没有什么别的要告诉他们的,只有将这个曾经与他们一起信仰的六个字“自信自律助人”送给他们,也留给自己。

——这是每个人用整个生命都在读懂践行的六个字。

我表示了对他们的祝福,谈了学习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和大好前景。

讲了一个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必须有专业技术才能过关的小例子,讲了一个有专业技术年轻人爽快赚钱的故事,讲了一个职业学校学生考取大学的故事。

临了,我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同学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自卑,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会在点滴助人中寻找生命中真正的快乐。拥有一种文化,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都拥有自信,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帮助自己的本事,也会从中体验到助人(帮助另一个沮丧的自己)为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