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88: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2017-02-16 09:08:4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88: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学《论语》读《论语别裁》,要抱着一种目标,就是做更好的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同时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传承这种优秀文化,让学生和周围其他更多人从中受益。
优秀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的成长提升需要各种优秀文化的滋养。教师的作用,就是做这种学习中的首席,并做好其中的传承着。
一、读《论语》,提升自己的人品和教养
人品,越来越提到桌面上来。做事的前提,是首先学习做人。要做一个好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有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遵纪守法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前面的内容是具体的,也是比较好评判的,道德品质内涵则让人觉得有些模糊。
孔子在《论语》中,对于“成人”有个说法,可以看成是一个优秀的人的标准。“见危授命,见得思义,久而不忘平生之言。”
处处保持正道直行,不管顺境逆境还是危难境界,在名闻利养面前首先想到自己是否付出了相应的担当,能够长久保持初心不忘人生的最初目标和终极目标。
这样想来,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自己内在的智慧文化力量不足不能保持足够的定力,不能较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出色的完成人生应有的担当。
这些地方做得不好,就从《论语》中找怎么做,找出做个优秀的人的途径方法和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这样想着,还真的从《论语》中找出一些相关的资料文字来:
1、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
2、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
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继续找,还会发现许多。这些内容,涵盖了家庭单位和社会整个活动范围,即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成长的老师。另外从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具体的内容和方法,如孝悌谨信泛爱亲仁,对人的情绪念头言行做出了一些界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则是道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及具体目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则是告诫我们做教师的可以像学生学习,学习学生的赤子之心,学习学生的谦虚好学,学习学生的没有成见,学习学生的宽容和大度,学习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特有的钻研精神和毅力,学习学生人格和行为习惯上的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的种种闪光点。
二、传承:有效有高度有继往开来的朝向性
学做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韩愈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换一种说法,教师就是人类优秀知识文化技能的传承者。
孔子被称为教师行业的鼻祖,不仅仅因为他做教师的年代比较早,更主要的是他担负起了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
我常常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孔子有时会把“我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标签(品牌)。
孔子没有那么喜欢张扬,只是孔子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彰显了这一特点,充分证明他不是挂在嘴上的文化人,他是真有文化。
1、 弟子子路一开始对孔子有不尊敬的状况,但是相处中,孔子循循善诱,子路忠实追随孔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 不管是在齐国卫国鲁国楚国等,他的社会文化理念都得到了当局的充分认可。虽然他的文化没有在当时得到真正的落实,但是两千多年来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力量。
3、 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这种优秀的文化促进自我的提升完善,更要传承这种优秀文化,让千千万万的学子从中受益。
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寻找《论语》文化的基因,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方式弘扬身边的自信自律助人优秀品质,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论语》文化弘扬。
《论语》文化的弘扬,要遵循变的规律,要学习其精髓内核做到与时俱进。就像孔子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一样,从夏商周的文化礼仪变迁中找到规律,删繁就简一以贯之能展望几百年数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礼仪文化变迁的规律,这样一个高度深度广度才能保证弘扬优秀文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不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