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3:课堂上,尴尬而不轻言放弃
(2016-12-26 16:51:1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23:课堂上,尴尬而不轻言放弃
整天伴随着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那青葱的岁月。
一边听课,一边与学生一起做着练习卷上的题。脑力眼力不济了,速度慢了,但是同学们的激情让我找到了自己青春岁月的感觉。
做着做着,我的脊背上汗津津的。
听课尚且如此,领着学生这样复习我岂不吃力。尴尬注定难免,但师者仁心我只有继续努力!
一、讲评时,出错后的尴尬
“我上不了!”一个心底的声音。
“这个老头迷糊了。”我似乎听到有个同学这样说。
“昨天,为了准备好,我打了一把小伞,往返三四里路,拿回并做了两张卷子。没想到,却有几处出错。”同学们笑了。不知道他们知道我打的那把伞特别大,还是我这种说法让人觉得好笑。
二、练习卷上有我不会的题
“老师,盐城在哪里?”垚这样问我。
“我不知道,我看一下原题。”我看了原题,“没有做还是不知道,等我回去弄明白了告诉你。”我这样说。
我还是坚持“听一课,上一课”,我还提前做了些功课。我想到视力的不济,想到了思维的迟缓。瞬间,我觉得有些崩溃。
“大家多多帮我,学习好的同学,随时准备纠正出错的地方,对于我没有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学习好的同学也帮着我回答一下。”崩溃了的我干脆这样说,助人课堂这个时候就象是眼前的那根救命稻草。
“盐城,在江苏”垚说。
“江苏在哪里?”彬问。
“江苏,在南方地区。”我好歹回过神来。
三、不充分的准备和仓促应对
正做的练习卷,同学们已经做完了。
我估计不足,没有让课代表提前准备下发练习卷。
讲评完练习卷,看到同学们无所事事的表情。我立即向课代表剑征求意见:“是不是,现在发下新的练习卷。”
“我现在就去领。”剑没有丝毫犹豫。
一下拿来了五份卷子,剑请示我后开始发。
“同学们帮一下课代表!”彬耀和政,三个不约而同起来,帮着发起来。
政特别认真,一张张的放到同学们桌子上。
“直接让同学们传!”我嫌这样太慢,做了明确要求。
政立即这样做了,同学们配合得很好。一摞卷子,从第一排,非常顺利地一直传到最后一排。
多余的试卷放到了桌子上,有同学举手:“老师,我们缺了一张试卷。”
“自己到讲桌上找。”同学们也很听话照做。
同学们孩子忙着整理试卷,我这样催促:“现在抓紧时间做的,课下可以少做。我去听课的班级已经做了其中的两份卷子了,同学们想什么时候做完。”我这是催促,也是我着急的原因之一。
四、我趁机激励同学们
“现在很多同学的做题速度超过了老师,那些失去信心的同学,想想老师不放弃,你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当然有些学生觉得老师与自己没有可比性,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尽力负责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这却是共通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元旦前。我的右臂突然不能抬举,我用左手板书。告诉同学:“当我失去右手的灵活时,我没有放弃自己,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同学们用左手板书,就是自信自律助人。自信自律助人,不是一句空话,要变成我的自觉行动,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顽强!”
我觉得给学生上过很多课,但是那次现身说法的确是最生动的一堂课。我觉得,在同学们面前作为一个教师常常会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
“我给帮助老师的同学、助人为乐的同学、一直表现优异和进步的同学加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做最优秀的自己。”我想起了自己在助人课堂中的不变的角色。
我找回了一点当教师的感觉。
五、 提问的同学多了
不知怎么,我觉得这节课上问我问题的同学不少。
“老师,印的图像不清楚。”彬举手。
我走过去,整个图像看到的就是阴影,什么具体内容也看不出来。
“看不清楚图像的题,暂且空着。”我这样告诉同学,但是还是告诉了彬这个图像的内容。
“谢谢老师!”彬的一句感谢,让我觉得温暖。
“老师,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分界线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还是地势?”这是光耀提出的问题,总是触动我思维中的敏感点。
因为各种资料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
“如果从影响自然因素几个大的主导因素而言,回答是地形。实际上,地形因素中,地形表面特征就包括了地势或海拔。说的具体一点,应该是海拔高或者地势高。”这是我后来反思中写下的思考过程。
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具体而言,答地势高或者海拔高,更准确。”(课本上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地形。也没有太大问题)
下课了,垚走到讲桌前问题。
问的问题我记不清了,但是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我。
或者说,他们没有支持我,他们在做着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