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13:诗歌与教育教学
(2016-12-21 16:12:3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13:诗歌与教育教学
年轻时因为爱好文学,所以喜爱诗歌,喜爱诗歌凝练的语言和无限的表现力。
进一步喜欢诗歌,不是因为语言,而是诗歌里包含着的一种东西。现在明白,是一种激情和悲悯,是一种责任担当。
一、诗歌杂志,被甩在地上
记得考试时,我觉得监场时百无聊赖,就带了一本诗歌杂志。忘记了是《诗刊》还是《星星诗刊》了,在不妨碍监场的时候,偷偷的瞄上几眼,心灵就多了一份精神清爽。
因为自己觉得好,希望更多老师从中汲取力量。
我在监考的时候,带着一本诗歌杂志,并不避讳领导和同事。遇到监考的巡视考场,看到了我放在讲桌上的诗歌杂志。
监考领导生气了,非常愤怒的样子,把杂志拿起来重重摔在地上。领导这是在诛心,确实起到了作用。
我知道自己错了,不该在监考时带着这本杂志。但是,那本诗歌杂志被摔在地上的情景,却让我难忘。
我的学诗,就这样开始接地气。
一个学习诗歌的人,首先是有着较高修养的人,首先是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感的人,首先是在处处做得比他人更好的人,首先是能够理解他人和宽以待人的人。
我发现自己没有支撑诗歌生长的豪情决绝和才气,但我可以把诗歌中的豪情才气和灵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中。
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常常是李杜诗苏辛词帮我走出思想和文化的困境,让我走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境界。
二、诗歌与教学
我正在如饥似渴的背诵着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时,我从教语文改教地理。
诗歌的种子,在地理教学中萌芽。我把矿产地以及矿产名称的记忆编成顺口溜,我们中国邻国名称编成顺口溜……
课堂上,多了一些同学们诵读顺口溜的欢声笑语;我也在这种创作中,收获了一种真正的快乐。
更主要的是,我领着同学们在枯燥的地理知识识记学习中,读出了一种诗情画意。
后来,我见到曾经的学生,他们常这样说:“老师,是你教我们用顺口溜的方法识记地理,让我喜欢上了地理,让我地理成绩考得比较理想。”
后来,我创作了一首诗歌《致中学生》。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发下试卷以后,看到同学们认真答题。此情此景,让我心生感慨,一些诗歌一样的句子在我心头翻滚喷涌着。
我利用监考的间隙,将这首诗记录下来,在山东教育社出版的《中学生报》头版“青春寄语”栏目发表了。
三、诗歌与教育活动
看到张文质老师,在老师同学们面前朗诵诗歌的样子,又让我回想到年轻时的时光和日子。
因为有诗意的语言,不仅入理,而且润清愉志,实际上对于说的人以及听众都是一种享受,在这种享受中教育蕴含其中。
为了拥有这种语言,必须让自己的心境处于一种能够孕育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呵护自己的这种心境,就像是保护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湿地一样重要。
所以自己的心境的好坏很重要,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情志,而且影响到所教的学生,继而通过学生影响到更多家长;或者影响到同事家人,继而通过他们影响到他们身边更多的人。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无需一定做一个诗人,但是我们却必须具有诗人的情怀和担当,具有诗人一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我们诗歌一样的语言智慧表现力,去唤醒引导学生一起前行,不断遇到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