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03:不饥不寒的背后
(2016-12-13 11:00:4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03:不饥不寒的背后
天上下着若有若无的雨雪,地上已经湿漉漉。虽然是柏油路,但是因为最近的暖气管道改装施工让路上覆了一层薄薄的泥浆。
我带着帽子套着围脖,把两手插进布兜里,走在上班的路上。路边管道施工的工人们早就忙碌开了,刚刚砌的砖墙,他们手中的砖块和那厚厚的劳保手套,唯有没有看出他们身上瑟缩着的寒意。
今年因为暖气送的特晚,也不是很暖和,我所居住的室内的温度也就是十五六度,连国家最低标准也不到。但是这样的温度,也避免了我被冻坏的危险。就是这些素未相识的不畏劳苦的工人们的劳动,让我们得到这份温暖。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从事过比他们做的更加艰辛的劳动。不过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的努力劳动的艰辛大多只是用我的双手和大脑。
他们的身上服装上,满是尘土和泥迹,随着工程的结束,他们将走出人们的视线。留下的是温暖和更加洁净的路面,只是在有心人的记忆中常常将他们想起,人们把这种情怀叫感动。
每次走过他们身边,我都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一种感念油然而生。自己常常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我想他们没有这种心思和闲空。或许,他们会为自己获取的劳动报酬偷偷的乐呢?或许,他们为了自己强健的身心感到自豪?……
我不是他们,我无法揣度自己的心思。
我知道我的教学班上,或许就有他们的子女;或者我的教学班上的孩子的父母就像他们一样劳作着,实际上我的父母也是曾经如此;或者说,我就在进行着一种看不见的艰辛的复杂脑力劳动。
对于他们的劳动的检测标准应该是越来越细了,标准也越来越高了。他们劳动的机械化和高科技的投入也有了且有增多的趋势,他们对于生活工作和人生各种标准的期盼也在提升着。
灰头土脸,不能埋没他们劳动的光荣。寒风冷雨,没有熄灭他们劳动的热情。人们的漠视或者避之唯恐不及,没有减灭他们的自信和尊严。一切的猥琐怯懦和愚昧自私,在劳动中遁迹,一种高尚的情怀永远属于热爱有意义劳动的人们。
没有来得及做早饭的我,来到路边一个卖火烧的小铺准备买份早饭。素火烧紧俏,需要等。“老师,你们五点就要起来准备吧。”我搭讪道。“五点就开始卖了,我们两点半就开始准备。”那个负责包火烧和烙火烧的这样说。
我在等待中仔细的看着他们的火烧馅:芹菜粉条豆腐,还有其他的佐料。看着就增添食欲,这一切融入了他们的劳动的智慧和辛劳。我看着店铺里,围绕着小饭桌吃饭的人们,看着他们大快朵颐的样子,觉得这就是他们劳动的最高奖赏。
“常常供不应求!”烙火烧的师傅这样嘀咕着。
“啊,这是饭点吃饭的人多。”我自以为是的解释。
“不是因为饭点,而是因为好吃。”师傅这样纠正着我的揣测。
油迹遍布的火烧铺,炭火的灰尘,没有间歇的近乎重复的劳动,却让这些勤劳智慧的劳动者读出了劳动的快乐幸福和满足。
实际上,我还有那些吃饭的食客,乃至生活中的其他的人们,都是生活中的劳动者。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的劳动不断提升自己劳动的能力和智慧品质,人人就都能拥有一种幸福的模样。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