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64:死磕,从三到万

(2016-11-10 12:49:4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64:死磕,从三到万


“死磕”的含义有二:一曰坚持;一曰与对手锲而不舍干到底。

我死磕的是自己的臭毛病,这臭毛病曰懒散杂乱曰不讲究(或不精致)曰愚昧无知。

一、死磕与“从三到万”

我记忆力最差的时候,记不住自己的电话号码。最糟糕的时候,拨电话号码时只能三位数三位数的记,结果第十一位数还没有拨上就已经超时了。

我知道这样下去,我是走向自我毁灭。于是我开始在我喜爱的经典诵读上下功夫,每天从背过50个字以上的经典文字入手,后来每天背过100字以上的经典文字。

一年两年三年,一直坚持,我的背诵从每天的几十个字到了上万字。我也为自己震惊到了,呆呆的傻傻的坚持,竟会有惊人的成绩。

我终于明白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话:“一个没有傻子精神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团队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如此。”

二、    死磕与举手之劳

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放到附近的垃圾箱,针对我“油瓶倒了不扶”的冷漠的人生态度。坚持五年,近四五千字的弯腰捡拾,让我收获了自己心灵的温度的同时也收获了人生逐步提升的高度。

再后来,看到身边的同事同学随着我一起捡拾垃圾袋和废纸片把它们丢进附近的垃圾箱,我感受到自身道德成长的愉悦。“建德如偷”,我明白好的品行的培养,不需要摇旗呐喊而是内心驱使下的自觉行动。

通过这种死磕,我养成了关注身边小事助人为乐的习惯。慢慢的我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来,看到了更加厚重和视野开阔的人生成长之路。

三、死磕与谨言慎行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悲悯情怀的人,可是如果把我的言行记录下来或者拍摄下来,却是与悲悯和谨言慎行背道而驰的。

为了会说话,我订阅了数年的《演讲与口才》,为了学会说话我背诵《诗经》中的近百篇诗歌(因为一句“学了诗经会说话”)。为了自己话语有分量引起别人的重视,我熟读了《论语》《道德经》和《金刚经》《孙子兵法》等经典。

我后来坚持诵读《地藏经》《楞严经》《大悲咒》等,天天诵读不辍。

也许是水到渠成,也许是功到自然成。现在,以前读过的所有书籍中的学问和曾经生活经历过的一切都被重新回味咀嚼提升。

为了监督自己做得更好,我的言行被喜欢码文字的我及时记录下来,同时还包括当时我的内心活动。我利用经典文化中的悲悯情怀和睿智,努力寻找不良言行的深层次原因,真正从根子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缺乏品位或者不够精致的语言,与之相匹配的是行为中的不够检点和缺乏做到不断提升完善的能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选择比我小十来岁的张成双老师作为身边学习的榜样。我们相处三四年,我常常将他的语言行为和生活工作中的有条不紊作为一面镜子与自己比照。同时因为他也爱好经典诵读,我们交流起来有更多话题而且容易对自身言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交流。

四、死磕与叙事教育

叙事群里,王维审老师的引领和众多优秀老师努力,让我感受到团队成长的种种好处。

叙事教育,是一个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更加指向教师自身品德能力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反求诸己”,在阅读一篇篇叙事教育文章中,我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众多的成长方式中,我把叙事教育作为总体把手。因为它能激活我内在的潜力和一切外部有益因素和成长动力,这是一种纲举目张的策略。

每个夜晚和黎明,都有叙事者相伴。每个所能抽出来生活工作中的空暇时间,我都给了叙事教育。收集回顾教育实践中转瞬即逝的素材,阅读相关书籍提升视野自身高度,“知行合一”“做中学”,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昆仑中学校风“博学励志致和笃行”的真正含义!

《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死磕中成长的历程写出来,就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作者:赵成峰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邮编:25529     QQ20888758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