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2:叙事教育,每天必做一事(修改稿)
(2016-10-05 21:21:38)分类: 公众号发表文章 |
NO312:叙事教育,每天必做一事
——我走出教育教学倦怠的故事
作为一名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懂得这种情绪是有害的,然而这种情绪像是春天的野草蔓延在我心灵的原野上。
庆幸的是,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太多的时间,我遇到了王维审老师创建的叙事者团队。追随叙事者,已经有两年多了。除了个别的日子,我每天都撰写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一篇博文。客观环境没有改变,各种困惑和纠结时时处处袭来。作为一名叙事者,用一种悲悯情怀和教育智慧认真审视一切,在教育教学很多方面超越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事实告诉我,永葆初心,教育的春天常在!
一、希望遇到最美的自己
每天做着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在撰写叙事教育类文章时,无意中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流程环节和言行乃至情绪,种种成功的做法和遇到的挫折也在思考中得到深入思考和升华。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向相关的书籍汲取智慧,要向叙事团队中的老师汲取经验和方式方法,这是一个读写做合一的过程,是个自身生命成长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的过程。
刚开始我觉得叙事教育只能写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很多糟心的事情,真正“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只是占教育教学活动的十之一二。
因为这样原因,那些糟心的事情,我不愿意去看不愿去想更不能想,自身和学生生命中的十之八九被忽略了。即使那些写成文章的,也被自觉不自觉地美化了。
有时翻看自己发表了的“豆腐块”,那些叙事中的典型案例虽然说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就是自己也无法复制。后来觉得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大如意的事情也少了,下笔成文的状况更是几近于无。
后来慢慢品读王维审老师的叙事,看王老师在叙事团队中的相关文章,觉得撰写叙事教育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让自己有个新的角度和高度看待自己和学生的成长过程,在阅读思考和实践中为自己和学生探出一条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不一样的成长之路。
在追随叙事团队成长的路上,我选择了坚持。
正像是很多叙事者所说的那样——希望遇到最美的自己——已经成了我的一句座右铭!
二、向阳花一般活着
为了坚持,我竭尽所能。
记得刚参加叙事者团队的那个寒假,为了写出一篇文章,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或者读书拓展思路,或者看群里同事的文章启发思路,或者挖空心思收集自己经历的教育故事。
即使这样,我写出的文章,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叙事教育,有很多属于读后感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叙事抒情。
终于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在团队同事的鼓励下,我慢慢开始学着记录我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含着忧愁烦恼且闪烁着教育智慧光芒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文章,在我几近抑郁的心空收获了几缕灿烂的阳光,在举步维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辟出了一条蹊径。
撰写叙事教育,成了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种拓展延伸中,一直延伸到我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成了我人生价值提升和拓展的助推器。
在撰写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知识文化技能不再是让我心生抵触的东西。
虽然我学习新的知识文化技能没有年轻人的高效率和快速度,但是我每天都像是蚂蚁啃面包一样,一天读几页书,每天关注自己言行念头和情绪中的种种,每天都活得像一朵向阳花一样,面朝着生活中的光明温暖和希望,收集阳光让身边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
每天挤出业余时间,在键盘上敲打,或者寂静的午休时间,或者夜深人静时刻,渺小的自己就像是一滴水与浩渺的大海融为一体,一切都焕发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018.5重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