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01:教育,就是最美的成长

(2016-09-24 23:34:0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就是最美的成长

淄川区昆仑中学  赵成峰

    “我的学生,我的老师”,这是我不吐不快的一句话。

从三十多年前,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自己生命中接触的最多的人除了身边的家人更多的是学生。

学生们的成长历程,让我学到了不少对待生活工作的知识技能,也悟出了些关于教育的道理——教育,就是最美的成长!

一、你和她的哥哥真像

第一年走上工作岗位,做了一个初二年级的班主任,那年我还不到十九周岁。

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不仅教他们学知识文化技能,还要陪伴着这些孩子一起成长。

“老师”,“老师”……也许我比同学们大不了几岁,他们整天围着我叽叽喳喳。

几个小女孩,手牵着手,进了我的办公室。“老师,慧说你很像她哥哥。”把十个手指甲都涂成红色的文这样说。我抬头看慧,慧一个劲傻笑着点头。

我感到很亲切很温暖,像大哥哥似的市级优秀班主任郭老师,曾这样传授做班主任的秘诀:“要向对待弟弟妹妹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郭老师传授了我秘籍,而我的学生用自己的点滴成长经历告诉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学生和郭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了几十年,有太多相似而又不同的故事,成了我教育生命成长的滋养。

如何严格要求他们,如何帮助他们,如何让他们成长历程中有一段更不一样的美好。

二、老师,让我帮你

我无法忘记,自己在厨房里切土豆,准备做菜。

不会切土豆丝,把成块的土豆和没有烧热的油一块在锅里煮,半生不熟的水煮土豆,是我记忆中自己给自己做的第一顿“美味佳肴”。

那个叫亭的初二的男生,一个长得恨标致的一个帅哥,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来帮你切。”

“你会吗?”我对一个男孩会做菜感到惊奇。

“我经常在家做菜。”亭微笑着,露出两个小酒窝。

那个时候,我想一个从小会给家人做出可口饭菜的男孩的童年一定是幸福的。

我更难忘记,学校那个简易的伙房。

十来岁的两个男孩,帮我生火,把我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菜馏得热乎乎的。我揭开锅盖,馒头的香味和升腾的热气还有那炖的月扁豆的滋味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谢谢你们了!”我感激地对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说。

“不客气,老师!”两个小男孩很憨厚,其中一个这样回答我。这个小男孩,就是学校所在村的支书家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那时我觉得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后来一切正如所料。

多少年以后,乃至今天我都在思考两三个十来岁的孩子怎么会把这样的事情做好。

憨厚的民风实诚的孩子,是我一生都在认真阅读和学习的一部教科书。

三、老师,让我们来吧

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深切感受到了有特长的老师更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

那些会吹拉弹唱的班主任,更是让我羡慕。

看,他们非常陶醉地在拉二胡或手风琴,学生也绕站在他们周围,或者演唱或排练。

我没有特长,也得准备节目。

“老师,我负责组织大合唱!”插班生霞主动挑起重担。指挥教唱、利用课间时间排练,她全包了。更可喜的是同学们都很愿意听她的话。

让我头疼的君和涛,则自编自演小品,两个人在我面前不怵头,站在全校师生注目的舞台上也丝毫不紧张且超常发挥。

结果,同学们自主排演的两个节目,一个获得二等奖一个荣获三等奖。

还有帮我草拟班规的班长强,他的先进的班级管理意思和意见建议让我时时想起,在三十年后我制定行为习惯奖惩细则时又对强的超前意识更添钦敬。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需要我用自身教育生涯慢慢品味解读或践行!

四、教育,就是最美的成长

20161月份,我开始追随王维审老师的倡议,加入“叙事者”团队,开始学着撰写自己教育历程中那些令人心动的小故事,用心灵的探测仪扫描自己和学生成长历程中那些值得思考或者反思的瞬间。

现实摆在自己和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必须正视,那种诞生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心路成长历程更要关注,因为这里面更蕴含着教育的本真。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教师在沉静中常常这样扪心自问。难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然后尽可能地考个理想的成绩?

“不仅有严酷的现实,还有诗和远方!”我不知道这是谁写的诗,但是确实诗意表达了教育的现状!

有个世界马拉松赛冠军,曾经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他的心中,不仅有终点,更有一段段长跑历程中沿路的风景。他在欣赏自己身边风景的同时,也在欣赏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

实际上,每位优秀的教师,都有这位诗人一样的情怀和这位马拉松冠军一样的毅力和智慧。

每个学生,都是教师要认识理解和走进的一个世界。同样每个学生,也以自己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走进并解读教师的内心世界。

师生就在这种心灵的摩擦和碰撞中相伴成长,遇到最美的自己,就是最优秀的教育。

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关注学生集体和每个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捕捉师生性格心灵互动的脉搏,做最优秀的自己,不断遇到更多优秀的学生!

 

单位:淄川区昆仑中学  邮编:255129

 

电话:5780184(学校办公室)   手机:138846080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