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55:美好行为中的特殊呈现
(2016-08-16 17:34:2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255:美好行为中的特殊呈现
每个人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都具有善于请求别人帮助的对他的信任感。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对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和不断提升的理解调整。
这各个方面,包括身心健康,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信仰精神追求等。
一、走在身心健康的路上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对他人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和成就的,都是身心健康方面做得比较好的。
那些对于家庭照顾的比较好的,也是身心健康的人居多。
古人云: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也。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现在对身体的健康,很多人都重视了。心灵的健康,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一个在情感和生活工作中受到巨大挫折的人,如果他不是足够自强,这些挫折留给他心灵中的阴影就会成为他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老子、孔子、释伽牟尼、耶稣等,都是具有巨大悲悯情怀的人,他们传世的著作中,有着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经过认真的学习实践,就会让自己的心灵不断真正强大起来。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战胜自己的美好经历。战胜自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尽量多的保持战胜自己的状态。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每个人都要善于积累自己小小的成功的经验,这是别人所不容易注意也不容易代替我们的,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来源于这种自信。这是一种学会自己成长的过程和力量,这是一种挖掘自己成长源动力的过程。
四年多来的诵读佛经盘坐,让我身心中发生了种种的变化:如灰指甲的消失,脚气和腋窝难闻气味的减少,遇到问题反求诸己习惯的形成。
真正的自信,不是说自己很完美了,而是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以逐渐改掉的不足。这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人的成长就是从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自我提升开始的。
二、奇迹,是前行中的美好呈现
假期中,我们体验过午不食。
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从最容易做到的地方入手。
比如炎热的暑假中,晚饭不吃比较容易实行。
一开始,非常有饥饿感,我们就吃水果充饥。或者双盘,或者躺着休息,或者诵读佛经。总之,我们逐步消除各种乱七八糟的情绪言行,让自己能量消耗处于最低化的程度。
在不吃晚饭的时候,我近两个小时的阅读写作的量没有减少,晚上一个小时的散步和早晨一个小时的登山也没有减少。
于是,我想挑战不吃晚饭,早晨坚持两个小时的登山运动。
我发现在诵读佛经的时候,我的身体消耗极少,情绪处于一种类似打坐的状态。冥冥中,那个登山的人是我又不是我。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顺利坚持下来。看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八点多了,离上次进餐时间——昨天的上午13点,已经过去了19个小时(中间只是吃过一个桃子和二十来个花生米)。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一个饭量大力气不足的家伙,实际上我没有必要吃那么多,减少饭量后不但减轻了肠胃等的负担而且可以同样把相关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