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251:离别时,学生痛哭的背后
(2016-08-12 18:36:24)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0251:离别时,学生痛哭的背后
1985年的暑假后,我被调到花雨沟小学任教。开学初,即面临教师节。村里的老支书,也是花雨沟学校艾校长的父亲,德高忘重的艾老爷子亲自到校慰问老师。
这是一个儒雅的满头银发的长者,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去了不久,我就领到了教师节的礼物——学校给我们每人做了一身校服。
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教师,才更会懂得当时社会群体对教师们感恩戴德的情怀和各种贴心表示。
一、一次出错的,争取再次做对
我到校后,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一个班只有二十五六个学生,比原来我教的初二年级班每个班四五十人明显人少。
“数学课我原来没有上过,怎么办?”我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不要紧,你先听我两节课后再上就有个数了。”原来的老师,像师傅一样帮助我。
原来的老师,手里拿着一根教杆,谁做题出错了,就会被打手掌。
课堂上,每个同学都认真听讲。有三五个学生,在老师讲过一遍后顺利过关,即能到黑板上板演而且全部正确。
另外的同学,就心怀侥幸,对了的自然免于被打手掌的惩罚,错了的就被打手掌而且站着反省。
我听课中,明显地感到那些受到“惩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他们在回味痛楚的同时,领悟能力并没有提高。其实这种心怀敬畏的同学,只要自信快乐一点,这些数学题不难学会。
听了两节课后,我就开始上课。
我告诉同学们,错了以后,要认真观摩同学“板演”或者听老师讲课,能真正领会并到黑板前面“板演”,不仅不用接受打手掌的惩罚而且可以坐下了。
这种奖惩制度确立以后,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笑容,有了相互鼓励的掌声,有了踊跃举手板演的热情。
“不要给学生好脸色,不然他们会蹬着鼻子上脸!”原来的老师,这样善意的提醒我。
年轻的我,脸上有着自来笑的两个小酒窝。加上自己不是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教育管理学生,常常让学生在我面前无所顾忌。
说学生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不如说我从学生的快乐中收获了幸福和满足。
就这样大半个月时间过去了。
因为临近学校更缺老师,我在这短暂的欢乐中得到了一纸调令。
二、孩子们痛哭的场景,令人难忘
“我也不想让你走,但我得服从安排。”艾校长依依不舍地说,“给学生告个别吧,同学们都舍不得你走,在教室里等着你呢!”
艾校长陪我去了教室,同学们在位上坐好了。前几天,我还担心一旦这些学生和我混熟了“胡闹”怎么办?现在一切只有离情别绪笼罩着我。
“同学们,大家好。近一个月来的相处,让我感到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秀。当然我们不是完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家在更加自信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乐于助忍养成自信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当时说的没有这么流畅和严密,但是基本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
接下来,是艾校长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一份心意。”课代表丽丽,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跟前,将两本精装日记本双手捧着送到我手中。
那时自己的日工资平均两元左右,这样的日记本要花掉我两三天的工资。
我吓了一跳,一切都跟生离死别似的。我的眼圈也红了,也抹了几下眼泪。
“和老师告别,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的。赵老师也走不远,同学们可以去看老师;赵老师也可以来看同学们。”艾校长机智引导,化解了一场尴尬。
结束语
后来,这两本日记本每页的两面都写得满满的。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周围常萦绕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音容笑貌。
后来,我也用教杆做戒尺,去惩罚那些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我在践行惩戒原则的同时,也常常为自己的痛下狠手感到羞愧。
学生需要懂得敬畏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不是莫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