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9:“江边一课”,彰显教育更接地气
(2016-07-18 21:53:3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9:“江边一课”,彰显教育更接地气
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为之点赞
如果是我,也会这样去做。教育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更能显示活力。
特别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就应该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开始。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常常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比较抽象枯燥的东西。
如在学习河流的污染及治理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孝妇河,让学生逆流而上,寻找河水被污染的原因。通过走访河岸住户,了解三四十年来孝妇河的变化。向学生介绍孝妇河两岸污水分流工程,了解污水造成的危害和治理污水的巨大投入。
二、类似活动,激发学生理想意志
如讲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课本上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等等。
为了拉近学生与这些内容的距离,我这样介绍新材料技术。我指着校园附近巨大的煤矸石堆,告诉同学们:“过去,这些煤矸石就是占地污染环境的废物。现在新材料技术中,煤矸石成了淄博新材料技术产品空心砖的重要原料。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可以变废为宝。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就是为了明天将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拥有蓝天碧水绿地种种美好,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介绍生物技术产业时,我用袁隆平教授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技术至今为止大约为世界创造了400亿美元的财富。
信息技术方面,我讲网络和手机多媒体等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等带来的便利。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写了《皮皮休梦游世界系列》,学生看了以后称赞之余告诉我:希望看到《皮皮休游家乡系列》。因此我也在积极准备希望从这个角度写些身边的地理学科教育素材,让学生把地理学习提到新的高度,激发更大学习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