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0:自编自演“网络剧”,吐露心声大舞台
(2016-07-13 21:44:1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0:自编自演“网络剧”,吐露心声大舞台
今年6月底,宁波镇海中学9名学霸高中生每周一期发布网络原创视频,自编自导自演,吐槽各种青春期烦恼。目前上线3期,全网播放量近10万次,平均点赞500余人次。
笔者为镇江中学这种教育方式点赞,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从中受到启发并学到些什么。
一、不愿与老师父母沟通交流,不容忽视
“现在的学生明显比以前老实了。”这是我与同事常常发出的感慨。
即使面对老师父母的批评,也是比较容忍。不管对错,不管态度,大多数犯错的学生,不是太关注老师父母说的对错,更多的是他们要与老师父母相安无事。
这些不守规矩又不顶撞父母老师的同学,选择了与网络交朋友。其中更多的是,与网络游戏交朋友。
网络游戏中的沉迷,掩盖了同学们对于老师家长的种种“不满”,也让教育出现了一片很大的盲区。
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有些父母容忍了孩子们有限度的网络游戏。多数孩子没有沉迷于网络,更主要的是将网络游戏当成了一种“发泄”的渠道,有极少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了。
没有了正面的矛盾冲突,却出现了一个潜在的教育的泥沼——网络游戏——随时消磨着孩子们的意志吞噬者学生的时间精力。
二、自编自演“网络剧”,纵然“躺枪”也叫好
这种自编自演网络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创作表演能力,让学生喜闻乐见。网络剧一播出,学生烦恼变少了,教师家长明了了。因此教师家长纵然“躺枪”,也喜上眉梢。
由于种种原因,不管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相对滞后。
有时是教师父母愿望好,但是方式方法不当;有时是目标正确,但是缺乏适合学生实际的具体途径和过程;有时是父母老师带着一种不良情绪到教育中,让学生哑巴吃黄连敢怒不敢言。
如今老师父母常常抱怨学生不与自己主动沟通,但是没有想过如何为学生的主动沟通创造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平台。
笔者所在学校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绿野文学社团活动,学生从文学创作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喜怒哀乐,让学校和家长找到了一个师生、父母和子女沟通的渠道,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镇江中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说学逗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通过网络这种快捷便于各方沟通的形式传播交流,则是教育活动中更好的一种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