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22:母亲三周年祭

(2016-05-03 20:24:09)
标签:

情感

文化

教育

历史

佛学

NO122:母亲三周年祭
每天都坚持写些什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自然与母亲有关。
       很多人说,一个人的精神文化影响主要来自母亲。我想这是对的,走上社会不久的人而言,是身上的精神文化肯定与他的母亲有着重大的关系。我想不仅是母亲与子女接触更多,而且母亲更善于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骨子里而言,父母对于儿女的影响同样重要。
      从语言文化而言,母亲对于子女影响更多一些。
      我们今天传承经典文化,也是从典籍中的一些文字中慢慢解读,结合各种同时代的典籍,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会。
      孔子和他的弟子,即记录在《论语》中的那些人,他们非常善于言谈和描述,把自己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解读阐述到一种极致。那些木讷近仁的人,在他们的口中或者笔下,顺理成章成了世人学习的楷模。
      记得母亲去世前的一年,我已经开始近乎疯狂的阅读《地藏经》——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回家后有多累,我都会认真的捧读这本初中生都会诵读的经典。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我几乎贪婪的捧读着。母亲大概也看出我读得很累,但是他终究没有看出我诵读时的如饥似渴,或者装作没有看出来,问:“这些书,等你退休了再读吧。那时会有时间的,你看你现在还很忙。”
       工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让我在诵读中沉静下心来得以理出一个头绪。以前所有的经验和知识技能都不好使了,需要在佛法的海洋中探寻解决我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个个问题或者心结。
       从那以前的一段时间,一直到今天,佛经的书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左右。即使在我无法诵读的时候,我也把他带在身上。
      母亲老了,需要我照顾。以前,我遇到什么问题,似乎都能从母亲的言谈举止中找到答案。后来不行了,我从《论语》中找答案,很快我发现每句论语中的话语都会结合实际作出种种不同而合理的解释。
      要真正读懂这部所谓的东方圣经,只有懂得佛经心法才能真正算是找到了解读《论语》的密码。同样在看《道德经》与佛经那些玄之又玄的理念思想时,《论语》等经典中的句子,又会成为打开玄妙之门的一把把钥匙。
      佛经诞生于古印度,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诞生的那片土地上消失了,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绽放出异彩。也许玄奘在古印度的那场著名的辩论,很能说明问题,文化没有国界。
      捧读佛经,觉得母亲就在我身边监督着我。母亲走了,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休息去了。他一生为我们一家人付出了太多,实在是太累了。一个家庭要做到完善和提升,并不见得比一个国家容易。
      后来看过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懂得其中的文化博大精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既具有草根的特性又是头顶苍穹的。母亲不识字,却承传了传统文化中不少的精髓。
      识字的我们却并不比母亲懂得更多,家中在奶奶去世后,就只有母亲一个是不识字的了。有时不得不承认,识字的我们从大道理上未必能讲过不识字的母亲。后来我看了慧能不识字能成佛作祖,更加感觉传统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母亲的勤劳,让我终日不敢懈怠;母亲的热于助人和与人为善,让我与任何人都觉得不难相处,如果难相处的话就是自己有问题;母亲的谦虚和自信,让我感到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或者一无是处。
      我诵读《金刚经》读到得意处,觉得如果让母亲也学会些一定会让他的晚年多一些快乐。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母亲说记不住了。接过来问我,你会背《大悲咒》吗?我说不会背,连大悲咒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一些如母亲一般的村妇,是喜欢背诵《大悲咒》的。
      那个时候,我这个自以为爱好中文的人感觉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当两年以后,我学会背诵《大悲咒》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现在我明白,《大悲咒》传统经典文化佛经中重要的经咒。
      现在就是最长的经咒——《楞严咒》,我也是熟读成诵,能够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诵读出来了。母亲却不在了,上帝给与你一样东西,必然要从你这里拿走一样东西。一切无法兼得,知足之足恒足也。
      我知道,在我的家乡,有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喜欢佛经而不怎么懂得佛经的人。他们从佛经诵读中受益,如同一个现代农民用刀耕火种最原始的方式劳作,他们的付出和收获都让人感到揪心的疼痛。
      我皈依受教时,皈依指导老师仁炟法师告诉我,我们之所以得到人身就是以前修持五戒的缘故。五戒,应该是人类的一种自觉和警醒的最基本的所在,如同诗歌是人类文明成熟的标志一样。
      当我徜徉于经典文化之河的时候,在觉得他比世界上最大最辽阔的亚马孙河更要浩瀚无垠。不用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就是自身的病痛都不能解除。前天,我如饥似渴的观看并聆听了曲黎敏副教授关于《黄帝内经》的前沿部分。
      虽然只是觉得涉及的都是皮毛,但是众多的皮毛联系起来,我解读的就逐渐接近传统文化的精髓。太极拳,我已经从一般的锻炼,上升到一个道的层面来解读;还有所有经典文化的解读,我也都上升到道的角度。虽说有些狂妄,但是作为狂涓之士是可以让人理解也是让自己内心可以接受的。
      母亲曾经答应我,要活到99岁的。可是他走了,因为我的不肖和无能。我每天捧读佛经,咀嚼那些让我烂熟于心的经典,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或者更有意义的活着。
      学做母亲那样的人,在经典文化的浸润下,争取做得更加优秀些。让经典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母亲一样千千万万的人,更能从经典文化中受益。让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人,乃至一切众生都从经典文化的诵读和践行中受益。
      母亲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三年了,整整三年了,却须臾没有离开过我。这不,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看到母亲走到我身边认真的看着——“你写的什么呀?”母亲这样问道。“母亲三周年祭,”我朗声回答。“奥。写完了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是以为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