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0:学会守护师生互动中的幸福
(2016-04-22 17:11:22)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O110:学会守护师生互动中的幸福
看着课堂上同学们满脸幸福的样子,我瞬间有些怀疑,这是在上课吗?教学都是一种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怎么像是春游一样快乐?
我也觉得没有幸福感的课堂,我不愿站在讲台上。守护自己的幸福,是每个孩子乃至每个大人的本能。如果不幸福了,一个人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首先让学生感到在自己的课堂上是幸福的,这是一个老师首先要做到的。那么作为老师首先要找到这种幸福的所在并学会守护这种幸福,就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成绩只是幸福树上的花和果实
很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以种种道貌岸然的理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幸福,同时陪葬的也有自己作为教师的那种幸福。
很多孩子好好学习,不是为了什么将来的理想,只是为了让父母老师更高兴或者更加得到父母老师的关爱。
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同学以关注,让他们在遵循课堂规则的情况下展示自己生命中那份独特的美丽,是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
这个时候,教师就是享受着静待花开的过程。
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种植培育这种教学幸福树的过程,让这棵幸福树植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沃土,不断吸收父母老师同学身上的真善美的阳光和雨露,这株树木就不断成就自己的美丽。时间长了,一株株这样的小树并肩成长,班级学校就是一片片幸福的小树林或者一片片幸福的绿洲。
在这样的小树林或者绿洲上中师生,一定也是幸福的。
有时自己为了所谓的成绩,拔苗助长,在树木还不开花结果的季节,人为插上一些花或者果实。弄得自己劳累,树木也很不开心,潜意识里,树木觉得自己开花开晚了结果结晚了,甚至让自卑的树木觉得自己不能自己开花结果,这样的树木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这是以树比喻师生,这样的师生很难做到自信自律助人。
这两三周来,我用《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记录课堂的点点滴滴,我发现是我掣肘了自己和学生成长的幸福。
今天看到课堂上同学们开心的摸样,希望每节课都让学生这样开心,这样开心的学生学习不会差到哪里!能让学生常常这样开心的老师,也不会差到哪里!
二、有意义有趣的活动同学们争抢着做
前几节课,有同学及时关门关窗,我都给予加分。这节课上,有几个同学同时乐呵呵的去关门而且特意让老师看到。
实际上,我没法一下记下这几个同学的名字,但是我心里乐了,同学们在争着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即使是参与一种游戏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游戏。
我早就说过,加分不是目的,就是让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堂提问,先让多数同学背过了再提问——“跳一跳摘桃子”,更容易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山大,只会让师生心生厌倦。
课堂学习任务由同学参与定夺,这样同学更能从整体上掌控学习学会统筹谋划。
提问检查的内容难度过大或者关于简单,都不会被采纳,因为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内容方式,最大可能让学生来定夺,就是对于学生人格最大尊重,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最好方法和途径。
本来规定是抽某个号码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大概大家看到回答问题可以得分,都争着回答。我又乐了,告诉大家既然大家都会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同学们的喜悦比分数更重要,同学们的知识技能掌握和良好习惯形成比分数更可贵。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艺术也是如此。教师的真爱,教师的激励,教师的导向,让同学们感受到并明明白白才是最主要的。
三、故事和奇思妙想扮靓课堂
很多时候,课堂的幸福淹没在死记硬背中。有些死记硬背是必要知识技能的积淀是必要的,有些死记硬背却是令人学习活力窒息的。
帮助学生在有意义且有趣中完成地理学习,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有时遇到难记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教师就编个故事让同学们帮助记忆。现在孩子杜撰能力不比教师弱,特别是那些容易走神或者好动的学生更是如此。
晨晨同学讲“挪威的峡湾风光”是这样的:一个姓威的人,将自己的家挪到了风景秀丽的具有峡湾风光的地方。
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也是宙斯神庙,在成成嘴里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宙斯原来是庙里的一个和尚,他的师傅看他有佛性,就将管理天下的事物交给了他……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滑雪,他这样杜撰:一个叫瑞士的人,造了一颗叫做阿尔卑斯的糖,可是人们不喜欢他造的糖,人们把他造的糖堆成了一座山叫阿尔卑斯山,因为受到人们冷落,上面积满了厚厚的冰雪,人们在上面滑雪把雪下面的糖踩在脚下,表示对这种糖的厌恶,因为人吃多了糖不好会导致糖尿病(老师做了些修改)。
关键的是,同学们参与学习互动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看到同学们欣赏自己同学的创造性学习,我想每个同学的创造性学习潜能被激发——当然我会继续跟踪,让学生这种创造性学习保持一种好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