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96:写给苏东坡

(2016-04-11 12:58:38)
标签:

文化

教育

佛学

NO96:写给苏东坡

在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浸淫在苏东坡的诗词赋中。苏东坡就像一位仗义而有多才多艺的大哥,陪伴我一起感悟人生亲情爱情事业,继而走向富有禅意的所在。

苏子不仅才高而且义薄云天,他的诗词赋中的很多东西我不能读懂领会透彻。也正是因为此,我踏上了更加深入广泛的古典文化探寻之旅。

虽然我现在仍然是优秀传统文化之苍茫大海边那个玩弄着几个小小贝壳想象着惊涛骇浪的孩子,但是苏子作为一个文化人大写的人生,永远在拓展和启迪着我的心灵。

时值我们叙事者共读《苏东坡传》的四月,草长莺飞一般,一种情愫也日渐增长——不自弃鄙陋与给位同仁共同分享苏子旷达人生的点点滴滴。

1

羡慕极了苏辙,

有你这样一个哥哥,

在学习和人生的苦风凄雨中,

有了一种温馨而給力的陪伴。

(苏东坡求学之时,曾抄读四书五经中的许多篇目,而且记忆力好几乎过目不忘,曾对弟弟苏辙学习上有很大帮助。后来走上仕途,虽然与弟弟不在一处,常常书信来往,相互激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词,就是源于兄弟情深而作)

2

用典而不拘泥,

你给诵读经典者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融入了生命成长过程的文化,

如枯枝发新芽。

(由于苏轼对于典籍,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常常在他的诗词赋中,化用典故,一切自然成趣。这是苏轼修学的境界高和人格境界高尚所致,是后学学习的榜样)

3

你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故垒西边,

惊涛骇浪,

卷起千堆雪——

应该是你最壮美的画卷;

白发酹江月,

更添几多悲情!

(苏轼多才多艺,在诗词赋书画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佼佼者。所有这一切都是苏轼人格在艺术作品中的折射,阅读苏轼的文章,就是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感悟他对家国责任和担当,对个人种种遭际面前,心怀坦荡,顺境不沾沾自喜,逆境也坦然处之,体现了一个优秀文人的旷达情怀。)

4

每年的中秋佳节,

仰望明月,

我们都一起度过;

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姐妹,

始终装在你的心里。

(苏轼的悲悯情怀,兼及众生,这也让他的文章诗词更加贴近民众疾苦,个人坎坷的遭际,也成就了他的这种贴近民众心声的情愫。今天读者苏轼的诗词,更加亲切,而且受到一种优秀文化的熏陶。)

5

大起大落中,

凸显你文人的风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中,

更有对苍生的悲悯。

得之不喜,

失之不忧。

被贬蛮荒,

权作奇绝之游!

(苏轼身上,较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襟怀,在仕途顺境上,面对权倾朝野的革新党和守旧党,都坚持为民请命的情怀,这种道德操守使他失去了飞黄腾达的机会,换来的是仕途上的连续降职,甚至是牢狱之灾,进而几近于被处死——鉴于宋王朝对士大夫的死刑上的赦免,才使他免于被处死。)

6

你辛勤耕耘在中国文化的田野,

为后世留下了一块叫做东坡的田园。

困了累了伤心了流泪了,

人们会在你的诗词赋中得到抚慰。

 

我曾经将你的田园,

当成我文化的摇篮。

虽然我至今无法读懂其中的林林总总,

但是我从你诗词赋的小径,

走上了研习中华文化之源的苦甜之旅。

(苏东坡的诗词赋散文,涉及内容广泛,可读性强,从中可以看到做着学习生活和仕途上交友等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传统优秀文化给予这位天之骄子的无尽的滋养,同时看到这位天之骄子在自己人生的各个坐标中,将这种优秀文化用于自身,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其人格境界和文化成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佼佼者。)

7

心志不爽的时候,

常常与你促膝谈心:

有了你特制的蓑衣,

一切的苦风凄雨都烟消云散。

荷的孤茎,

残菊的霜枝,

在橙黄橘绿时节,

彼此温暖着照耀着。

别人浸淫于庐山的美景时,

你的诗句中,

却氤氲着超拔自我的禅意。

(宋朝的诗词以哲理见长,在苏东坡的文字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捧读苏轼的诗词赋,你会更好的反思人生的价值,对于浩渺宇宙世界和人生引发新的思考。)

8

仕途的颠沛造次,

没有让你忘记造福民众的使命。

徜徉于苏堤上的游人,

至今感念。

极度的困顿和悲伤,

变成你双颊上泛起的酒红。

走入你心中的人,

不愿再出来;

一千多年过去了,

你活在了越来越多的人心中。

 (苏东坡是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他的身上有着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可贵的品质,他的作品又脍炙人口,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历经磨难的人生的优化价值。学习苏东坡,正确对待一切优秀传统文化,肩负起一个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应该有的担当,让我们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创新力。拥有千千万万具有苏东坡精神的文化人,我们民族文化经济复兴之梦就会得以更好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