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89:换个角度看“书中自有……”

(2016-04-06 16:32:4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89:换个角度看“书中自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曾经激励我喜欢上读书。今天看到来图书室借书的同学中,有两个同学借阅了《停不了的爱》,再仔细翻看他们之前的借阅记录,上次他们看的是《遇见爱情(一)》和《看风景的女孩》。

     这两个同学中的一个,是文化课学不下去了,看书帮助班里的同学借书看,成了他的任务,同时他担任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对于异性的关注,让他走上了另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心灵成长之路。

这个孩子的做法,比那些上课趴在那里的同学好多了。一节课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对于同学学的和老师讲的东西实在不感兴趣,不如那本有意义的图书看一看。这个同学,表现挺好的。临走的时候,都非常礼貌的说:“老师,我走了。”而且把用过的笔工工整整的放在那里。

当然,我的口头禅,也是发在内心的声音,就是:“喜欢阅读的同学,都是优秀的同学。我们喜欢阅读,就要学会在各个方面展示我们品德的优秀的一面。”我这样说,想到的是孔子的话:“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无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同事告诉我,借书的五人小组中,只有管理员是学习学不进去的,其他四个都很老实的。我想,这样好啊。一个学习学不进去的同学,再为四个还表现不错的同学服务,帮助他们借书,这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我说,这个同学在我们面前表现挺好的,可以说是优秀了。希望他的这种优秀坚持下去,通过阅读把这种优秀拓展到更广范围的言行中去。

我一转身,在我的身后,放着一块学校的阅读手抄报展板。主题是“品读名著,沐浴书香”——昆仑中学手抄报展。展板一侧中间的一张手抄报上,“书中自有颜如玉”几个大字赫然入目。以前曾经反感这几个字,认为带着功利色彩,名闻利养思想挺严重的。

看着这几个字,另外一种解读却也同时兴起。一种阅读的高尚的境界展现眼前:书中自有颜如玉,阿难和地藏王菩萨,最初都是看到佛相美好而追随佛陀或者立下历经久远劫救苦救难的宏愿的。我再细看“书中自有颜如玉”旗帜下的具体内容:《王亚南苦读成才》、《巴金的读书方法》、《鲁迅嚼辣椒驱寒》、《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名言警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们,对于生活有着种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阅读成了他们在完成学业时的心灵栖息和自我充实。每天看到有些孩子在繁重的作业完成后挤出时间来亲近阅读,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沙漠中的旅者,朝着一片清波荡漾的绿洲奔去。

这个无法正常学习的同学,是初三年级的,我任教的初一年级的课堂上,也有人看不下书去,我真想也让他们看课外书,但是我不敢,我不知怕什么。因为这样一个鼓励的举措,就是让他们放弃本门文化课学习。可是当我看到他们几个只是考个十来分的时候,我就想到还不如让他们课堂上看课外书呢?

从长远的角度讲,看课外书比万般难受的坚持着所谓的学习更有意义。曾经浸润书香的我,渴望让自己变成一本有意义有意思的书。这个愿望若能实现,即使学生没有课外书可看,而且又学不进所谓的文化知识技能,也会在我的课堂上有不菲的收获。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书籍中的种种美好,我有吗?有人说过,最难读懂的书是人,最需要读懂的书也是人,不管是自己的这本书还是周围的人的人生之书,我们都需要读懂。从自身找到努力的方向,从他人身上学到前行的动力和榜样,这难道不是阅读的真谛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