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6:煤矸石•优质煤•金刚石

(2016-03-13 19:16:3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6:煤矸石优质煤金刚石

我所在的学校傍依大奎山,站在校园的操场上,能看到在大奎山山麓的巨大的煤矸石堆。煤矸石堆高大,顶端几乎接近大奎山的山腰。

煤矸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其中还有少量的其他元素;优质煤,以C元素为主,也有其他成分;金刚石主要元素也是C,只是内在结构不同。

最近在坚持写教育随笔,看到“叙事者”群中的文章,我更加清醒的看到了自己。把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境界,分成三个层次,可以用煤矸石、优质煤和金刚石作比喻。

一、煤矸石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更主要的是自己没有真正完成自我教育管理和提升,当然无法很好的投入教育工作学习生活中。

那个时候的我,就像是一块煤矸石。放到教育生活工作的大熔炉中,因为自己不够纯粹,常常冒出呛人的黑烟。人们遇到这种情况,照看教育这个大熔炉的人们,常常把炉膛里的煤矸石捡出来。

那个时候,一会热,一会冷。自己就时常徘徊在教育工作的边缘。那个时候,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写作。我在读写中,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透过文字,书本中的,我自己撰写写的,还有那些生活中的无字书,我在慢慢的读懂自己。一是很难读得彻底,再是读懂了没有办法。除了学校教育下的成长,我不会也不能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文化完成自我成长。我虽然不停在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但是这些只是数量上的积累,并没有改善我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精神信仰。

这个时候,我将自己定义为煤矸石。

那个时候,我几乎封闭了自己。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写一些慰藉心灵的文字。这个时候,不能算是创作。但是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奥妙,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字是可以通灵的。有人说,仓颉造字鬼神哭,当我们自觉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灵的感动的时候,我看到了灵魂在其中的救赎和沸腾。

有这些文字陪伴的教育工作和生活,就是那个年代的光和热。生命中常常有些令人回味的东西,也与文字有关。

二、优质煤

我知道,自己的依赖的性格,在家乡教书并生活在父母身边,没有出路可言。完全独立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才能找到生命中成长需要的那份潜能。

一个万里之外的德国人,知道了山东淄博西河昆仑和博山等地的优质煤炭资源。我也让自己在远离家乡和父母的情况下,与一些与我一样的年轻伙伴,一起生活工作成长。

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杂质,看到自己的得失,寻找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个时候,我努力的燃烧自己。就像我脚下的优质煤炭一样,努力燃烧自己。

我希望提高学习成绩,希望自己成为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师。那个时候,我和同学们很亲,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孩子们也看到书堆里站着的我,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年长的学生。我就是比他们多在学校里呆了几年而已,或者说我比书本上的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高出一些而已。

我燃烧自己,像那优质煤炭。但是我也觉得自己明显缺失了什么,因为我的写作和生活乃至对于生活这本无字书的阅读,都同样的缺失了什么。

炉火中熊熊燃烧的煤炭,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采煤的工人,用生命换来煤炭,到煤矿生产机械化了,那也是一种苦和累相伴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和煤炭工人,不知怎么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

我目睹了身边那些让学生喜欢让自己敬佩的教师,觉得自己与他们总是隔着什么。自己身上缺少了一种说不清弄不明白的东西。

不管自己那时得到,或者不能得到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我都觉得有一种缺失。

这种缺失,是优质煤和金刚石的差异。

三、金刚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提升,都希望自己成为真正的金刚石。我同样有着这样的渴望和追求,我希望通过写作来达到目的。让我的作品成功的同时,让我的人品有个质的飞跃。

仁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仁。

我通过读写的路遇到了坎坷,我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文以载道”,当然还要在我喜欢的读写中入手,但是必须调整努力具体方向。

我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思想文化乃至思考,只有人云亦云,这是缺乏生命独立和文字精品的原因。

我从《诗经》中读到了心灵的质朴和生活在金字塔最底层的声音,这是社会文化的根,也是每个人立足的所在。找不到自己人生的位置,就等于没有真正开始的人生。

从《古文观止》《左传》中的篇目,让我看到两千多年前那些优秀者身上的铮铮铁骨和璀璨的文化。我从《论语》中努力解读那些让生命质量提升的密码,一遍遍的抄读,让跨越了两千多年时空的文字帮助我打开改写生命品质的密码。

《金刚经》《道德经》,让我一遍遍的解读生命社会和人生宇宙的密码。后来,我知道像金刚石和黄金白银这些珍贵的物质,是在地质变化时代的产物。巨大的高温翻天覆地瞬间的变化,都是必须经历的一切。

我后来看过很多经典,现在常常手不释卷的就是《楞严经》和《地藏经》,一切都有更加优化的可能,只是在于自己的选择和指向。佛陀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让我尊敬一切优秀的文化和人和事。每人都可以成为金刚石,只要自己愿意,只要自己足够善良和进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