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108句

(2016-02-13 11:41:49)

            《论语》中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108句

 

    《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和睿智已经早渗透在我们的骨质中。只是因为某种疏忽,被我们遗忘了。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细读《论语》,感受到的是古圣先贤的古道热肠和聪明睿智,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去除繁华和名利的束缚,让质朴和大智慧重现。虽然,我们今天整理下来的,如同工业制成品一样,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其间对于我们思想和智慧的滋养也大打折扣。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论语》和现代文化之缘,让我们捡拾自信,让我们在适当的时机,拥一卷《论语》,感悟与大师的心灵对话。在每天的《论语》诵读中,找回一种久违的幸福和快乐。为此,我们愿意抛砖引玉。

 

今天,我们把一些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其常用语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切磋。

 

1、 望之俨然:《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

 

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民心所向:《论语·尧曰二十》,“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3、文过饰非:《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语。

 

5、不自量力:〈论语?子张〉,“子贡曰:‘人岁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6、见得思义:〈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7、求全责备:《论语?微子》,“周公谓鲁公曰:‘无求备于一人!’”

 

8、无人问津:《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0、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2、礼坏乐崩:《论语?阳货》,“宰我曰:‘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13、巧言令色:《论语?阳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患得患失:《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之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5、色厉内荏:《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盗也与!’”

 

16、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孔子语。

 

17、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孔子语。

 

18、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阳货语。

 

1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孔子语。

 

2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孔子语。

 

21、祸起萧墙:《论语?季氏》,“子曰:‘吾恐己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3、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6、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2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31、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33、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3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35、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晨门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36、怨天尤人:《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忧人,下学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孔子语。

 

38、一匡天下:《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引抑亦可以为次矣。”

 

40、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孔子语。

 

41、正人先正己:《论语?子路》,“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2、以文会友:《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察言观色:《论语?颜渊》,“子曰:‘夫达者也,质直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孔子语。

 

4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孔子语。

 

4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语。

 

4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子夏语。

 

4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语。

 

49、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孔子语。

 

50、过犹不及:《论语?颜渊》,孔子语。

 

5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52、食不言,寝不语:《论语?乡党》。

 

5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孔子语。

 

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语。

 

5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语。

 

56、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孔子语。

 

57、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孔子语。

 

58、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孔子语。

 

59、功亏一篑:《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蒉,止,吾止也。”

 

60、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子罕》,孔子语。

 

6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语。

 

6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63、循循善诱:以上两则《论语?子罕》,颜回语。

 

6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孔子语。

 

65、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66、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以上两则《论语?泰伯》,孔子语。

 

6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语。

 

6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曾子语

 

6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曾子语。

 

7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语。

 

7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2、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语。

 

7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语。

 

74、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孔子语。

 

7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孔子语。

 

7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语。

 

77、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语。

 

79、举一反三:《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0、用行舍藏、暴虎冯河:《论语?述而》,孔子语。

 

8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孔子语。

 

8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于人:《论语?雍也》,孔子语。

 

8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语。

 

84、敬而远之:《论语?雍也》,“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语。

 

86、文质彬彬:《论语?雍也》,孔子语。

 

87、行不由径:《论语?雍也》,子游语。

 

88、君子周急而不继富:《论语?雍也》,孔子语。

 

89、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雍也》,孔子语。

 

90、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91、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语。

 

9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孔子语。

 

9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孔子语。

 

9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孔子语。

 

9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语。

 

96、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97、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孔子语。

 

98、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子语。

 

9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孔子语。

 

10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语。

 

10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语。

 

102、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孔子语。

 

103、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孔子语。

 

10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论语?好学》,孔子语。

 

10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有子语。

 

106、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曾子语。

 

107、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曾子语。

 

10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语。

 

    其中有孔子语八十三句,可见孔子的语言和文化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