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9:一生只读写一篇文章:自己
(2016-02-12 17:04:3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19:一生只读写一篇文章:自己
我又仔细的翻看了自己写过的十八篇文章,当初曾经把每篇文章,当成一颗颗珍珠。这些珍珠,都是用血肉磨砺而成,里面有自己的精气神,有自己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探索。
然而看着看着,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似乎在看一个刚出生的丑陋的婴儿,粗拙种种的不完善不巧妙灵活,更主要的是有着种种的先天和后天的不足。
那曾经的美好的回忆就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这也许是我对于随笔总是写写停停的原因,自己根子上有了问题,写出来的也不再那么纯正了。如同被污染的土地,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不再是绿色食品一样。
努力的回归本真,就如同那些驴友们,喜欢到人迹罕至没被人类破坏的大自然环境中。那是大自然千万亿留给人类的珍宝,那是与我们的心灵贴得最近的地方。我想一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努力,就是为了更加简单快乐的活着!
我们这么一群人,由于王老师等团队管理者的努力,相互披肝沥胆,用文章展现心灵,让心灵的光明和温暖彼此照耀。这里照耀到的有最草根的一隅,有巍峨如珠峰一样的高度。照亮的是每个人努力拼搏的高度,照亮得是一个生命的努力和超拔。
我的学生,在网上给我留言:“老师感谢你给了我五朵小红花,我会继续努力的!”看到这样的话语,竟然是我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得到的最温暖的礼物。我也想这样说,这顶“叙事者”的桂冠,是我这个假期最珍贵的礼物。
上了班,就没有这样的空闲机会了。我也是坚持写随笔的,每天零星的记录一些自己的一些思考做法和心得。关注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遇到困难挫折的点点滴滴。关注自己困惑和无奈的点点滴滴,关注自己成功突围的点点滴滴。
我每天最想做和实际做的,就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辽阔,我想去自己的内心世界搞搞卫生。几十年来,总是用心,很少彻底的清理内心。如同过年,除夕前,人们总是彻底的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我自己的内心的清洁,自己不管让谁管呢?
特别是自己痴迷于撰写教育随笔的时候,在其他的事情上关注和付出的较少,更多的用在读书写作关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在其他事情上显得痴呆和低能,往往都是常见的。这也许是一种宿命,如果让我再做选择,我也会选择这种用笔书写的生存发展状态。
我所在学校的校风是“博学励志致和笃行”,似乎就是讲给我听的。我请教校长是怎么琢磨出来的?校长说:是参考了一些意见后自己想出来的。我觉得不简单,真正的文化,就是冷静下来的博学励志圆融和践行。
不再人云亦云,不想用一种世俗的观点评价自己和他人,虽然自己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俗人一个。当我说自己内心不同变化的时候,明显也能感受到内心世界的红尘万丈,只不过这一切会迅速变成梦幻泡影。
岁月沧桑,让我明白百尺钢变成绕指柔不是神话,是岁月写给生命的颂歌。明白了,人生的成功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懂得自己必须学会放弃什么,而且是永远坚持的放弃。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真正成功的守住人生的道德底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己才能岿然不动。
我在读在写,就是要明白自己活透自己。《道德经》讲:“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胜者强。”我的每篇文章,都是在写“自知之明,知人之智,自胜之强”。我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又何尝不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呢?